研究﹕歐洲黑死病菌來自中國

人氣 98
標籤:

【大紀元11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田清綜合編譯) 一群醫學遺傳學家週日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兩次席捲歐洲並改變歷史演進的鼠疫源於中國,19世紀疫情較不嚴重的第三次鼠疫也一樣。

《紐約時報》報導,一群生物學家在本月另一份研究報告的結論指出,歐洲瘟疫黑死病這種最致命性的鼠疫,其病原體是稱為鼠疫桿菌的一種細菌。這種病原一直被視為黑死病的原因,不過少數生物學家和歷史學家認為黑死病不同於印度現在的鼠疫研究案件,因此一定有一個不同的病原。

黑死病1347年開始在歐洲蔓延,造成歐洲30%以上的人口死亡。之後幾世紀的時間,疫情大約每10年爆發一次,大瘟疫最後一次大規模爆發是在1665至1666年的倫敦。這種疾病是由老鼠傳播,並通過跳蚤傳染給人類,某些情況下,直接由呼吸傳染。

由巴黎巴士德研究所(Institut Pasteur).的布拉曼迪(Barbara Bramanti)和德國約翰內斯古騰堡(Johannes Gutenberg University)大學的海恩希(Stephanie Haensch) 帶領的一群生物學家,分析了歐洲各地埋葬黑死病人的萬人塚中的DNA和蛋白質。他們在本月的PLoS Pathogens期刊表示,黑死病毫無疑問是鼠疫桿菌所致。

布拉曼迪博士的團隊能夠區分黑死病瘟疫細菌的兩種不同菌株,它們和今天世界上的3個主要菌株都不一樣。他們推斷,中世紀的歐洲一定受到兩種不同的鼠疫桿菌的入侵。一株在1347年抵達法國南部海岸的馬賽港,迅速蔓延至全法國,並在1349年抵達英國在威爾士邊境的繁忙集鎮和朝聖中心赫裏福德(Hereford)。

分析發現,1349年從赫裏福德瘟疫病人墓地挖出的骨頭和牙齒的細菌菌株和1348年法國南部的瘟疫墓地的菌株一模一樣,印證了傳播的路線。不過荷蘭Bergen op Zoom鎮的細菌菌株就不一樣,研究員推斷應是從挪威傳去。

黑死病是歷史上三次大瘟疫的其中一次。第一次是西元6世紀時,在拜占庭國王查士丁尼統治期間,埃及的糧食船把瘟疫帶到首都君士坦丁堡。這個歷史學家稱為查士丁尼瘟疫(ustinian plague)可能造成歐洲一半人口死亡。

第三次大瘟疫1894年起於中國的雲南省,在香港首次被發現,並通過航運傳播世界各地。一艘香港的船停靠夏威夷,並於1899年12月引爆疫情,接著在1900年3月傳到舊金山。

由愛爾蘭庫克大學(University College Cork)的阿克特曼(Mark Achtman)教授帶領的一群遺傳學家,現在把這三場瘟疫的細菌做成了一個家譜。他們計算基因改變的數目,發現比例很穩定。他們又把家譜上的各分支點標上時間,使得鼠疫細菌家譜的各主要分支和歷史上的瘟疫事件互相關聯。

他們在週日《自然基因》(Nature Genetic)雜誌網路版中發表的結論是,人類歷史上的三次大瘟疫都源自於中國,那裡是病原體家譜的根部。他們認為,瘟疫病原體通過絲路到達歐洲。而東非爆發的瘟疫可能是鄭和1409年帶領300艘船隊下西洋時傳播到非洲。

史密斯學院的萊斯特博士(Lester K.Little)是研究查士丁尼瘟疫的專家,他指出,拜占庭時代的歷史學家普羅科庇烏斯(Procopius)於西元541年第一個描述了在鄰近埃及蘇伊士的古老港口佩留西(Pelusiuim)瘟疫的流行。歷史學家們一直認為瘟疫來自紅海或非洲。不過萊斯特博士認為,基因學家現在提出的來自中國有其可能性。

阿克特曼博士表示,瘟疫可能起源於中國這個推論,與中國人或擁擠的城市沒有關係。這種細菌對人類沒有興趣,它們對人類大肆屠殺是意外。這種細菌的自然宿主是各種囓齒動物,如中國到處都是的旱獺和田鼠。

由愛爾蘭庫克大學阿克特曼教授帶領的國際團隊示範了不同國家的瘟疫譜系,可以從積累在基因組中獨特的基因突變來辨識。這些特有的突變有助於瞭解未來與鼠疫有關的疾病事件,因為這類DNA指紋圖譜可以用來辨識自然和惡性的鼠疫疫情。這非常重要,因為鼠疫在古代和現代都被作為生化武器。

相關新聞
黑死病將會再肆虐嗎?
世紀黑死病  非洲揮之不去的夢魘
黑死病再起  爆發肺鼠疫 青海小鎮封城
DNA研究:黑死病始於中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