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報》:重慶搞「新政」 都市學生下鄉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010年11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葉淑貞編譯報導)中國西南部大都市重慶宣布一項政令,將派遣都市出生的學生到農村居住且工作一個月,以作為社區服務計劃的一部份。

英國《衛報》近期報導,贊成者說,這解決了兩代之間及地理區域之間的鴻溝,可以改善學生全面的能力及拓寬社會的觀點,也縮小城鄉的差距。重慶市政府副秘書長的涂徑平說,這可以改善學生全面的能力,給予他們實際技術及幫助他們能夠比較瞭解社會。

但反對者提出,這種政策是浪費學生的時間,且這些要求對學生思想來說,只是另一種限制而已,讓人回想起文化革命不愉快的經驗。他們把這個政策比作60年代那種暫緩大學入學考試,將數百萬知識年青人被送到山區及農村,被農民重新教育的政策,中共現存許多領導者都受過其害。

某個出版廠商的教育編輯王毅(Wang Yi,音譯)說:「他們說年青人可以從農村地區學習,且變成一個既具有社會關懷,又有專業的資格的人。但是要看看那些是如何達成的。」

他說:「雖然學生應該獲得較廣泛的社會經驗,但是這些詳細的要求,對學生的思想來說,只是另一種形式的限制而已,這個將無法幫助他們發展全能的智慧,也無法在他們未來進入社會時,給予任何的幫助。」

但16歲時曾被派送去勞動的中山大學人類學系主任周大鳴教授說,這個新的運動是完全不同的。他說:「那時我們才剛從高中畢業而已。我們甚至還缺乏許多事情的最基本知識。」但是現在,「他們比我們大了許多。學習另一種生活對他們來說是好的。」

周大鳴說,許多他們那一代的人已經受苦過了,且在1977年恢復入學考試之後,大概只有1%的人進入大學。但他又說:「那個經驗是好的,它教導了我吃苦。每件事情事後看起來不像是挑戰或是不可能的。我想這個經驗,尤其現在既然我做的是社會研究的工作,它拓寬了我的社會觀點。」

有些父母則希望這個新的計劃,可以給那些過著庇護生活的小孩帶來相同的好處。周玉軍(Zhou Yujun,音譯)告訴當地的媒體說:「我女兒假日期間在家裡看電視或是上網。她沒有任何社會經驗。」

汪鴻峽(Wang Hongxia,音譯)補充說:「我兒子在一個相對上富裕的環境長大,他花費所有時間在讀書,在其他事情上是處於弱勢的。在社會訓練上,鼓勵他們參加,給予他們一個平台及機會,從不同的地方及不同的人當中學習。」

據報導,中共目前已經雇用20萬大學畢業生為鄉村官員,或許更多受教育的幹部將會加速農村地區的發展。

根據中共國家統計局資料,自從30年前經濟改革以來,去年的所得差距已經達到最高水準,都市居民年所得為17,175人民幣,然而農村地區的居民則只賺5,153元。

儘管最近鄉村的投資增加,但在健康及教育的服務依然是貧窮的。一個公布在今年Lancet期刊上的研究顯示,生在中國農村的小孩在5歲之前的死亡率是生在城市小孩的3到6倍。

根據該項計劃,重慶的75萬學生每人都必須種100棵樹,並花一個月的時間於軍事訓練、在工廠工作,以及在一個企業或政府部門完成一個月的實習。雖然部分中國媒體說,所有的學生都要硬性參加,但城市教育委員會的某個新聞官說,這個活動都是「自願的」,而且不會影響學生的成績或畢業。

相關新聞
重慶市司法局長文強涉嫌違紀被雙規
重慶市多位進京訪民先關「黑監獄」後拘留
投書:請查查重慶市政府公佈的各類「政績」數字的真偽
重慶市開縣農民工追討血汗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