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銀合歡工藝 打造在地文創產業

人氣: 4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屏東縣29日電)「在恆春半島,銀合歡是沒有貢獻的樹木,變成工藝產品後,可以將廢材創造利潤價值。」從事銀合歡工藝創作5年的楊宗熏說,希望銀合歡工藝有機會銷到國外。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和林務局曾經每年花大筆經費,砍除「生態殺手」銀合歡,從事木工的楊宗熏5年前開始試著將銀合歡做成家具,3年前,文化處發現了楊宗熏的創作品,開始推動銀合歡工藝產業。

將銀合歡變工藝產業的計畫與高雄師範大學工業設計系和屏東科技大學合作,曾以恆春半島為主題,開發燈塔、月琴及海浪狀的文創商品,如月琴時鐘、名片夾、燈塔飾品等。

去年開始與漆藝結合,讓產品更精緻與多樣化;整個計畫也獲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的支持,中華民國設計師協會、台灣漆研究會和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的設計師也加入創作之列。

銀合歡與漆藝的結合計畫從今年5月開始執行,至今已創作出的產品有音響用喇叭、座椅、酒架、高椅、月琴CD、矮桌和餐盤等,除了銀合歡外,還使用漂流木和蓮霧樹枝;這些產品有不同的設計師,而木藝部分不少都由楊宗熏負責製造。

「一切從減-漆藝新自然家居用品展」今年9月曾在華山藝文特區展覽,今天起移到屏東文化處展出,一直到明年1月25日。文化處今舉辦記者會,並邀請產品設計師解說設計理念。

高師大工業設計系主任唐硯漁期許能將銀合歡工藝變成台灣品牌的文創商品;設計矮桌的台藝大研究生盧美如說,泰國把廢材變工藝技術,也希望銀合歡變成品牌後,能以台灣的名義輸出到國際。

楊宗熏表示,銀合歡的材質相當於柚木,說它是「墾丁柚木」不為過,希望銀合歡產品有機會銷售到國外。

文化處長徐芬春表示,許多文創產業和人才都在北部,銀合歡文創商品是以在地人才來做,具備在地素材和在地人才特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