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國醫大赴日 借鏡產學合作開發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0年12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灣台中報導)以企業的觀點,研發加值要以市場為導向,技術移轉可衍生商業利益,因為讓廠商賺錢了,學校和教師可分享回饋金互利。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陳偉德率團赴日考察4所著名大學東京慶應大學、日本大學、東京工業大學及東京大學。針對產學組織運作、專業經理人聘用、產學合作、技術移轉等最新趨勢與策略,進行實務交流。

日本以國家政策鼓勵大學推動產學合作發展,並設經濟產業局地域經濟部產學關聯攜推進室負責推動業務。副校長陳偉德分析其核心目標,在於如何把大學的研發,轉向為有價值的技術產出。透過經理人媒合廠商承接技術專利,至於怎麼賣、賣多少錢?取決於市場商品化的潛力。

2004年日本國立大學法人化後,各校申請的發明專利案件激增,教授研發的專利都屬於學校或公司企業所共有。日本的大學收取技轉金較多、每年的回饋金少,有別於美國的大學技轉金少、回饋金多的方式,鼓勵企業商品積極開拓市場。日本也鼓勵擁有智財專利的大學教授開辦新創公司,並提供創業基金的做法,令人稱羨。

日本各大學聘用專業經理人的模式,各校做法不一。中國醫大傳統藥物研究中心吳金濱教授參訪慶應、日大、東工大三所大學,其產學業務由校方主導,接受政府補助聘請專業經理人,但成效差強人意;而東京大學產學連攜本部的技轉中心(TLO)則外包給獨立公司,不拿政府的補助,自費聘請新手,業績相對好。

據日本文部科學省統計,2009年各大學推動產學連結績效,專利技轉第1名是東京大學534件。發明專利申請,東京大學1462件第1名,另外,東京大學技轉金收入8994萬日元也排名第1。東京大學技轉中心經理福重博士表示,教授發明的專利,不等於有用,要賣出去才有效益,因此,發明人在申請專利時,如果被判定不具市場價值,發明就退件了。

在日本,創業經商失敗了,鮮少東山再起的機會;日本大學產官學連攜研究推進本部部長佐藤正弘說,因此,在創新研發與技術移轉廠商流程相當嚴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