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鹹菜巷式微 培文國小搶救醃桶

人氣: 6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柏凱台南縣8日電)台南麻豆培文國小學區舊名「草店尾」,日據時代民眾醃鹹菜,近年產業式微,培文國小搶救保留了7個醃鹹菜木桶,校長程耀煌說,僅剩的醃鹹菜老闆年歲已高,也要結束營業了。

程耀煌說,麻豆鎮仁愛路29巷在他小時候有鹹菜巷稱號,他記憶中巷內鹹菜業者多,一次可見300個大木桶都在醃鹹菜,不過近年業者陸續結束營業出清木桶,因此校方收購了7個木桶,一方面作為學生教育素材,二來也記錄地方文化。

程耀煌說,醃鹹菜大木桶上寬下窄,直徑跟高度約2公尺,以福杉或亞杉原木製成,再以刺竹或麻竹削出的竹箍繞在桶身固定,而利用木桶醃製出來的鹹菜帶有香氣,曾是地方一大名產。

培文國小在校內成立鹹菜文化園區,不過醃鹹菜木桶經多年風吹雨淋,上頭竹箍已逐漸斷裂,程耀煌說,台中大里從事文史工作的老師傅林永達聽到這消息後,主動連絡培文國小想免費幫忙修復,於近日開始進行維修工作。

程耀煌說,這些木桶歷史至少50年,當時1個售價高達新台幣1萬元,不過因體積粗大笨重,加上老師傅丈量尺寸後套上竹箍都是純手工程序,校方預估修一個木桶,包含傾倒木桶、削竹片、使用桶鋏固定等,得花上3天時間才修得好。

在培文國小已擔任7年校長的程耀煌表示,教育跟文化分不開,所以除了搶救醃鹹菜木桶作為展示,讓民眾和學生能見證過去產業器具,校方也將地方的醃製酸菜文化編為教材和設計出「鹹菜超人」形象玩偶。

程耀煌說,他最近聽到最後1間鹹菜業者也將吹熄燈號,無比感慨,但慶幸校方過去積極記錄鹹菜文史,並已保存了在地的鹹菜木桶,至少未來下一代能藉由這些東西,保有對故鄉的認識和情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