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要求地方政府把矛盾化解在本地

標籤:

【大紀元2月17日訊】中國社會每年發生群體性事件以及各類暴力反抗事件日漸增多,去年底在中國的一次全國政法工作會議上,中共政治局常委周永康要求各地政府不能上交矛盾,要本地的矛盾化解在基層。不過評論人士認為,很多矛盾衝突其實是由中央政策所形成的,北京這個要求雖然可能短期內風平浪靜,但社會矛盾的積累,將損害中國社會的長期發展。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道,目前中國社會每年發生群體性事件超過10萬起,各類暴力反抗事件日漸增多。專家評論說,這顯示中國社會矛盾激化,官民衝突和對立嚴重。去年12月18日,周永康在全國政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要求各地發生的群體性事件必須「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鎮,矛盾不上交」。

美國紐約市立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表示,周永康作出的要求並非首次,以前北京也一直把維持穩定作為地方政府的首要工作,但問題在於,許多社會矛盾地方政府沒有能力和沒有辦法解決:「現在最根本的問題在於,地方政府它沒有能力來解決這些矛盾衝突。而且很多這些矛盾衝突其實是由中央的政策形成的。中央政府它許了很多的願,它許了很多願,但是它並沒有把這個許願用財政撥款給落實起來。那麼地方政府就拿很多,地方政府面對很多中央開的空頭支票,那麼地方政府其實又沒有地方財政去執行。」

美國中文的中國事務網站主編伍凡也認為,中國社會矛盾的源頭,其實是中央政府的政策和中國的一些基本社會制度不合理造成的,地方政府對此也無能為力:「制度結構性的矛盾下面解決不了。我就講拆遷問題,拆遷問題造成千千萬萬的人上訪。拆遷問題是你中央定的,國務院定的法規說可以拆,02年還是01年定的法規,到現在還沒有修改好。那麼你這個法規讓下面有權去拆,拆了以後中間有多少部長他也不管,反正你拆了以後由下面去用。它也解決下面的政府的開銷,上繳一部分到中央稅收。那麼你這個矛盾你讓下面怎麼解決呢?還有一個環保,中央根本不管,當下面活不下去了人家來控告了。你這個政治經濟結構性的問題,你要下面怎麼解決?」

夏明教授表示,通常而言,除了政府機構之外,每個社會都有一些自治和自助組織,能夠起到緩解和化解社會矛盾的作用,但在中國,社會組織政府化,因此失去了化解社會矛盾的功能。

他認為,中國許多社會矛盾的產生,都是因為中國「中央點菜,地方買單」的政策造成的:「許多矛盾地方上解決不了。那麼老百姓就拿著中央的令箭或者中央的各種許諾,而且直接拿著胡錦濤、溫家寶說的許多的『好話』,但這些『好話』其實地方政府又沒有辦法去完全落實的,他們這樣的話呢就進行抗爭。你會發現中國社會家家戶戶、村村鎮鎮都有沒有解的冤屈,它這種揚湯止沸的方法了,使得中國社會未來發展具有強烈的不可確定性。」

夏明表示,北京如果嚴厲執行把矛盾化解在基層的政策,後果將是地方政府法外執政的權力大增,雖然可能短期內風平浪靜,但社會矛盾的積累,將損害中國社會的長期發展。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群體性事件激增   中共中央對維穩做出新部署
雲南發生村民圍堵縣府事件 官方報道很蹊蹺
大陸勞教所普通民眾揭露抵制中共惡黨迫害事實之二
廣東汕尾農民賣血悲情維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