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漁獲銳減 高魚價時代到來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2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去年我國漁獲量比前年大減二成三,不但影響我國對外貿易量,連帶使得漁產品價格上揚,去年平均魚價每公斤近九十五元,創下新高。今年前兩個月的平均魚價為一○三.二元,也比去年同期高五%,市場人士認為,在資源有限、成本提高下,台灣的高魚價時代已來臨。

根據農委會統計,前年漁獲量一三四萬公噸,去年約一百萬公噸,減幅達二十三.二六%,遠洋、養殖、沿近海漁業全面減產,其中遠洋減少最多,從八十二萬公噸減至五十八萬公噸,減幅達三成,至於養殖減一成六、沿近海減一成。而近三年來漁獲量下滑相當明顯,減幅達三成一。

*平均魚價近九十五元 新高*

全國十四個漁產消費市場過去五到十年的魚價約在每公斤七十餘元,但去年平均近九十五元、前年為九十三元,海魚價格比平均魚價貴一成,養殖魚則便宜兩成。其中,鰹魚五年來上漲近四成、黃魚漲三成七、鯧魚三成四,魚價上漲已成趨勢。

*黃魚、鯧魚 五年漲逾三成*

台北漁產運銷公司副理徐澄峰認為,原物料上漲、油價飆高,加上資源有限,過去出海三天就能滿載而歸,現在要五天,航程增加,捕獲量又減少,價格自然高漲。其實台灣養殖漁業發達,可以養殖魚補不足,但國內消費者偏好海魚,因為海魚運動量夠、肉質結實、口感好。

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杜宇指出,民眾吃的海魚,主要來自沿近海漁獲,而遠洋漁獲沒有進入台灣就外銷了。如遠洋漁獲減少,代表我國外銷貿易量減少。事實上,去年漁產品出口值就大減二成三,較前年減少約台幣一百億元。在全球資源枯竭下,政府應調整漁業結構,並積極復育沿近海漁場。

漁業署表示,去年因遠洋漁業的魷魚、秋刀魚資源低迷,而鮪魚受到配額限制,產量逐年減少,加上莫拉克風災重創養殖業,才讓整體漁獲大減三十萬公噸。今年景氣回升,預估產量會較去年增加一成。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