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原能會開發電漿被覆技術 減少污染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建邦台北 8日電)原能會新開發 3種電漿被覆技術,以電漿鍍鋁代替鍍鎘,除可減少鎘污染、強化螺桿耐磨與抗腐蝕性能,部分製程可在國內生產,協助本土產業生根,提升效能。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所電漿技術推展中心物理組組長艾啟峰指出,新開發的 3種電漿被覆技術,包括強化「螺桿」(塑膠射出製造業的核心工具)耐磨抗蝕能力、取代電鍍鎘的電漿被覆鋁,以及可繞式透明導電模。

原能會表示,電漿態是由一群電子、離子等所組合的氣態狀結合體,如自然界的太陽、閃電等都是電漿態。人造電漿可經氣體放電產生,如螢光燈、電漿電視等。電漿被覆是指任何物質經氣體放電後,均可形成電漿態,附著在物體表面。

艾啟峰表示,傳統塑膠射出製造業最常使用的螺桿,因為容易受磨損和腐蝕,使用壽命很短,但新開發的高功率脈衝電漿被覆技術,瞬間可產生高能量密度,可強化螺桿耐磨和抗腐蝕性能,讓使用壽命提升達 3倍以上。

他指出,新開發的電漿被覆鋁技術,可有效改善航太工業電鍍方法,讓螺帽等零件可以用電漿鍍鋁,取代電漿鍍鎘,減少鎘污染。

另外,艾啟峰表示,觸控面板所使用的「可繞式透明導電膜」,大都由國外進口,核能所研發的電漿被覆技術,未來不僅可直接在國內生產,也可讓塑膠擁有導電功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