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紀念碑】由中國城六四紀念碑聯想的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3月19日訊】波士頓華埠公園(將改名司徒麗英公園)內的「六四」天安門事件紀念碑的去留一事,在波士頓重建局(BRA)召開的改建公園方案的公聽會上引起爭議。支持保留紀念碑的人士認為,紀念碑是中國人民嚮往自由民主的象徵,也有人主張移除這個紀念碑,稱紀念碑使人想起血腥的歷史,影響了使華埠公園更娛樂化的宗旨。

其實波士頓這座城市歷史悠久,為紀念那些為社會正義而犧牲生命的人們,在各公共場所裡立有各種紀念碑,成百上千而不止。比如有紀念在戰爭中陣亡的為勇士們而建立的紀念碑、像美國獨立戰爭紀念碑、第一次世界大戰紀念碑、第二次世界大戰紀念碑、朝鮮戰爭紀念碑、越戰紀念碑,還有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等等。

也有些紀念碑是為了紀念那些捍衛宗教信仰而獻出生命的教徒。比如立在麻州州政府大樓門前的瑪麗黛爾(Mary Dyer)紀念碑,碑上還寫道:1660年為信仰自由被吊死在波士頓公園的見證(Mary Dyer/Quaker Witness For Religious Freedom /Hanged On Boston Common 1660)。下面還寫道:與信仰真理的自由相比,我的生命是微不足道的(My Life not Availeth Me In Comparison to the Liberty of the Truth)。

早在17世紀50年代,瑪麗是貴格會教徒(Quaker, 基督教的一個教派),當時在波士頓地區信仰貴格會是非法的,瑪麗因堅決不放棄自己的信仰,而被吊死在波士頓公園(Boston Common)。後來,政府為她建立了這座約兩人高的銅像,安放在州政府門前,以紀念瑪麗為捍衛宗教信仰自由而慘遭殺害的歷史。

紀念碑多以雕像或石碑的形式存在,但也有很多其它形式。比如「劍橋市戰爭紀念休閒中心(Cambridge War Memorial Recreation Center)」,是把這個多功能休閒中心直接命名為戰爭紀念休閒中心,以此紀念在戰爭中死去的人們。

在著名的麻省理工學院(MIT)主樓大廳的大理石牆壁上,刻有每一位在歷次戰爭中犧牲的校友的名字,稱作「戰爭紀念碑(War Memorial)」,讓後來一屆屆學生記住這一幕幕慘痛的歷史。

這些紀念碑往往安放在很顯著的地方,希望喚起人們對歷史的回顧,教育今天的人們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有多少人犧牲了生命,才換來了今天的和平、發達、自由和民主。讓人們記住歷史,珍惜今天的一切,這不恰恰是這些紀念碑的意義所在嗎?

華埠小公園的「六四」紀念碑,是美國政府為了紀念中國人民在爭取民主自由的奮鬥中犧牲的勇士,紀念被「中國人民解放軍」坦克、槍彈屠殺而死在血泊中的青年學生;是為了教育下一代珍惜美國這片民主自由的土地,也更是為了提醒人們中國人民至今還在為其自由奮鬥流血。

近日來,公園的改建計劃吸引了更多人對它的關注,這使很多人才第一次注意到這座不過一米高,座落在小公園邊上的紀念碑,實屬令人遺憾。如果有改動這個紀念碑的想法,是否應該把她做的更大一點,放在公園中心更顯眼的地方,才對得起那些死去的年輕生命?◇


矗立在麻州政府大樓前的瑪麗黛爾(Mary Dyer Quaker)紀念碑。1660年她因堅持信仰而被吊死在波士頓公園。(攝影:筱靜/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組圖:華盛頓紀念碑前燭光紀念六四
紀念六四 前學運領袖蔡崇國到達多倫多
華盛頓紀念碑前悼六四遇難者 公開真相
王丹:不寄望於中共 真正希望在於人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