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黃聯盟北威州失守 撼動德國政局

人氣 5
標籤: ,

【大紀元5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周仁德國報導)德國十六個聯邦州的州議會選舉,沒有一個像北威州那樣吸引全國關注,這裡集中了德國近五分之一選民。北威州的大選結果,被視為聯邦大選的風向標,折射出全國政局的走向。在5月9日北威州大選中,基民盟(CDU)和自民黨(FDP)組成的黑黃執政聯盟落選,給目前也是黑黃聯合執政的德國聯邦政府敲響了警鐘。

到9日午夜,選票統計結束,初步的統計結果,基民盟的得票率在34.6%左右,比五年前的上屆選舉減少了10個百分點,創下該黨在北威州的得票率歷史最低點。自民黨得票6.7%,高於上屆半個百分點。兩黨的總得票率未達半數,失去聯合組成州政府的可能。

現任北威州州長,州基民盟主席呂特格斯(Jurgen Ruttgers)在選舉結束後的黨派聚會上,承認這是「一個慘痛的夜晚」,他願對此失敗承擔責任。

這次北威州大選的最大贏家是綠黨,得票率比五年前的5.9%翻了一番多,達到12.1%。社民黨(SPD)得票和基民盟幾乎相同,只差了0.1%,雖然比兩年前少了二點六個百分點,但有可能重新入主州政府。因此社民黨州長女候選人克拉夫特(Hannelore Kraft)興奮地稱「社民黨又回來了」,也給在去年聯邦大選中慘敗的社民黨注入了希望。

德國媒體分析,黑黃聯盟在北威州的失敗,歸結於多方面因素。

從聯邦層面上來說,標誌著德國黑黃聯合政府對選民的吸引力減少,原因包括聯盟內部存在意見分歧,自民黨提出的減稅政策和現實脫離,不得人心。而希臘國債危機爆發後,德國政府初期猶豫不願出手,也降低了總理默克爾和她領導的基民盟在民眾中的聲望。

從北威州的執政業績方面來看,州長呂特格斯未能實現五年前對選民,尤其是對僱員階層改善狀況的承諾,也令許多人失望。尤其是今年二月,《明鏡週刊》曝光北威州基民盟借黨代會之機,向贊助商發信,稱若出兩萬歐元,廠商可在會場租得15平米以上攤位,並可和州長及州部長面談。這一贊助醜聞讓基民盟和州長著實臉上無光。

執政黨地位受挑戰

黑黃聯盟失去在北威州的執政地位,給全國政局造成的直接影響是執政黨在聯邦參議院的席位下降到半數一下,默克爾領導的黑黃政府的政策有可能通不過參議院這一關。

德國政府立法要經過國會和參議院的批准。執政黨在國會中占多數席位,只要內部不出「叛徒」,政府法令一般在國會不會受阻。而參議院由各州代表組成,共69個議席,議席按各州的人口數量進行分配,北威州占6席。州大選前,黑黃兩黨在參議院擁有37個席位,能保證政府法令的順利通過。但現在就難說了,要看最後的州政府組閣情況.

五年前的北威州大選情況類似,只是結果相反。當時基民盟大勝,把長期主宰州政府的社民黨趕下台,由此基民盟在聯邦參議院佔領了多數席位,迫使當時的聯邦總理施羅德(社民黨)解散國會,大選提前一年進行,把基民盟的領袖默克爾選上台,成為德國首任女總理。 

不過這種情況目前還不會重演,因為社民黨在參議院的席位還沒有超過半數,不可能完全制約執政的基民盟和自民黨黃黑聯盟。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德史上最轟動行賄案 軍火商獲判八年
挽救歐財務危機措施  法德領袖達共識
關心歐洲經濟 奧巴馬與歐盟領袖電話會談
捍衛歐元  穩定基金加碼到6000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