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市.彰化孔廟

Tony 撰文、圖、攝影

人氣 208
標籤:

彰化孔廟是清朝在台灣修建孔廟當中規模最宏大的,迄今仍保有完整清代孔廟的建築原味,被列為國家一級古蹟。這次來台中,就近造訪彰化市,便將彰化孔廟列為此行參觀的重點。

1721年(康熙60年),台灣爆發「朱一貴事件」,全台動盪,事平之後,清廷鑑於原有「一府三縣」(台灣府-台灣縣、鳳山縣、諸羅縣)已不符統治需要,而於1723年(雍正元年)起,增設彰化縣及淡水廳。

彰化設治之後,知縣張鎬於1726年(雍正4年)創建彰化孔廟,始建時就已完成檽星門、戟門、大成殿、東西兩廡、崇聖祠、禮門、義路、明倫堂及學廨等建築,奠定今日孔廟的基礎,乾隆、嘉慶、道光年間陸續有重修及增建。彰化孔廟的歷史迄今已超過280年。

日據時代因道路拓寬,拆除孔廟外的照牆(牆堵)、半月池(泮池)、禮門、義路,而孔廟旁的明倫堂(官設學校)及白沙書院(私塾書院)、教論署也陸續拆除。台灣光復後,孔廟建築因年代久遠而逐漸破舊。1976年(民國65年),在東海大學建築系漢寶德教授主持下,根據清代孔廟原貌進行復修,終於使今日的孔廟仍保有清代孔廟的建築風格,而孔廟規模約為原廟的三分之二。

今天參觀彰化孔廟,遊客不多,彰化縣文化局派駐在孔廟的解說員看見我流連於孔廟,主動上前,熱心為我介紹彰化孔廟的建築特色。有專人導覽,使我今日參觀彰化孔廟不流於走馬看花,而更能深入體會彰化孔廟之美。


檽星門

彰化孔廟的正前方,原設置一堵高大的照壁(圍牆),這是所有孔廟的標準局配置。彰化孔廟的照壁在日據時代被拆除,只留下一塊「萬仞宮牆」石碑立於孔廟大門「檽星門」的右前牆。

「萬仞宮牆」的典故出自《論語》,子貢云:「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用以形容孔子學問及道德的高深。

檽星門左牆前,立有一塊的「下馬碑」,以漢文和滿文寫著「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以表達對孔子的尊敬。這種漢、滿文並列的清代「下馬碑」,據說全台僅剩三塊而已,相當珍貴。檽星門簷下左右側,則各豎立一塊道光20年(1840年)的古碑,左碑為「重修彰化縣學碑記」,右碑為當時捐獻助修孔廟的地方士紳芳名錄。

檽星門是孔廟的大門,採五開間的建築格局,屋頂為三段式的燕尾頂。檽星是天上的文星,相傳孔子是文星下凡人間,因此以檽星命名孔廟大門。彰化孔廟檽星門的屋脊有六支造形像竹筒的「通天筒」(通天柱),是一大特色,有別於一般孔廟只有兩支通天筒。

通天筒的由來,相傳是宋儒朱熹任福建泉州知府修孔廟時,有感於孔子學問崇高如天,故樹通天筒於廟頂,以表尊崇之意。「通天筒」又名「藏經筒」,民間亦傳言,秦始皇焚書坑儒,學者以竹筒藏經而得名。彰化孔廟的通天筒為何設置六支呢?學者猜測是象徵孔門的六藝。


萬仞宮牆。

屋脊六支通天筒。

——————————————————————————–


下馬碑(「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

重修彰化縣學碑記(1840年)。

——————————————————————————–


戟門

檽星門雖是孔廟大門,依孔廟的傳統,大門是關閉的,遊客由西側小門進出孔廟,以表示對孔子的尊敬。進入孔廟後,又有一座五開間的「戟門」,建築格式與檽星門相似。

戟門的意思,是指武將至此,須卸下兵器,放於門旁,才能進入孔廟大殿,以示敬意。戟門大門也是關閉的,須從左右兩側的小門進入。

戟門內懸掛著鐘與鼓,鐘是嘉慶辛未年(嘉慶16年)建造,有知縣楊桂森的名字,這一年(1811年),楊桂森開始建造彰化城,將原本僅以竹棘環城的簡陋縣城,改為磚造的城牆。彰化城約呈圓狀,孔廟約在東門附近。修築彰化城時,楊桂森也在孔廟大殿前增建露台及石欄杆,以符合清代的孔廟禮制。彰化城的城門及城垣在日據時代因開闢道路,已全數拆除,不留遺跡。

戟門鐘鼓分掛左右,大鼓的下方,有一座台灣罕見的臥碑。一般石碑都採直立式,這塊石碑卻是橫躺,所以稱為臥碑。臥碑是道光5年(1825年)所立,原放置於明倫堂之左,刻載順治9年(1652年)由禮部(相當於今日教育部)所頒發的儒學規範。戟門兩側的磚牆有精緻的磚雕,是現在台灣廟宇少見的,是彰化孔廟的特色。磚刻的牡丹、花瓶圖案,寓意富貴平安之意。


古鐘(聖廟大鏞),彰化知縣楊桂森題字。

臥碑(1825年)。

——————————————————————————–


戟門鐘鼓及臥碑。

戟門磚雕,牡丹花瓶圖案,寓意富貴平安。

——————————————————————————–


孔廟西廡

戟門與大成殿之間有廣場,東西兩側有廊廡,內供孔子弟子及先賢先儒牌位。正值暑假,東西廡目前做為暑期讀經班的教室使用,老師帶領著小朋友誦讀《論語》章句,朗朗的讀書聲,迴音繞樑。

大成殿正在進行整修,無法進入參觀,是今日參觀一大遺憾。所幸並沒有將整棟密包,所以仍然可看見大成殿的外觀及台基的雕飾。大成殿,名字來自「大成至聖先師」的諡號,是孔廟的主殿,孔子神位安置於殿內。大成殿是孔廟建築精華的所在。

大成殿,面寬五間,四面有走馬廊,高起的台基,以尊崇孔子地位。台基與地面設有台階,中軸部份的斜面石塊,有雲龍雕刻,稱「御路石」。由於宮廷的中軸線只有皇帝才能使用,而皇帝進出宮,多乘坐轎子,因此中軸線不設石階,而雕鑿雲龍圖案,因此孔廟及寺廟都沿用這種源自宮廷建築的設計。

文化局的解說員特別指出,彰化孔廟大成殿台基的清代雕飾,頗具特色,採用凹凸磚砌,刻出四種圖案,分別是「萬字盤長」、「香爐」、「古錢」、「龜甲」,各具深意。萬字盤長,象徵源遠流長;香爐代表薪火相傳;古錢象徵富貴,而古代錢幣中空,以一線貫之,象徵孔子「吾道一以貫之」。龜甲,既是長壽的象壽,又與「科甲」音似,寓意科舉中榜如意。

大成殿的露台,繞以石欄杆,卻不施雕飾,以質取勝。殿前著名的龍雕石柱,石材為泉州花崗石,為清代中期的作品,線條簡潔渾厚,可惜因大成殿整修而無法近觀。大成殿內有清朝雍正以來皇帝所頒賜的匾額,也無緣一見。

大成殿的屋頂採歇山重簷作法,正脊有通天寶塔,屋脊燕尾有龍頭魚身的一種動物,名為鴟尾,又名「鴟吻」或「螭吻」。這種動物雌雄稱呼不同,一喜吞火,一喜吐水,所以被用來放在寺廟的屋脊,以鎮壓火災。

此外,大成殿的建築特色,是屋簷放置鴟鴞(梟鳥)的雕飾。相傳這種鳥個性極為兇猛殘暴,當羽翼豐滿時會吞噬母鳥,這種不孝及不祥的鳥,所以被放置於孔廟屋脊,是用來象徵孔子有教無類的偉大精神。一般寺廟的門柱或楹柱常見文人墨客所撰寫的楹聯或詩詞,而孔廟的楹柱則未刻任何楹聯,這是因為儒家子弟不敢在孔夫子面前賣弄文章,也因此成為孔廟建築的傳統特色之一。


萬字盤長。

香爐。

古錢。


龜甲。

——————————————————————————–


御路石。斜面石塊有龍雲浮雕。

大成殿屋脊的鴟鴞,象徵有教無類。

龍頭魚身的鴟尾,用來鎮壓火災。

——————————————————————————–


崇聖祠

崇聖祠,又稱「聖祖殿」,位於大成殿的後方,祭祀孔子五代祖先,並配祀先聖先賢的牌位。因為大成殿在整修,「至聖先師孔子神位」被暫時移祀於崇聖祠內。

這位文化解說員告訴我說,五、六、七月的考試旺季,不少學子前來孔廟拜拜,據說蠻靈驗的。她說,一般人遇到考試都會去文昌廟拜拜求平安,其實拜孔廟比拜文昌廟更靈驗。

我聽了只是笑而不答。她大概察覺了我的笑意,大概有點後悔失言,連忙解釋說,孔子不迷信,是不主張這種拜求的方式。今日的孔廟之行,有了這位文化局解說員的深入解說,使此行收穫甚多,更能體會彰化孔廟建築的特色與豐富的意涵。

基督徒參觀教堂,伊斯蘭信徒參觀清真寺,我想心情上都會有一種特別的親切感,儒家子弟對於孔廟的心情亦復如是。司馬遷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至曲阜孔廟參觀,低回流連,不忍離去。我於彰化孔廟,亦有此心情,而我的兒子,卻不理孔子,早已離去。小東在孔廟逛了一圈,天氣悶熱,想敲擊孔廟鐘鼓,又被人制止,心情便不耐。於是老婆早已帶著小東到孔廟附近的摩斯漢堡店吹冷氣、吃薯條、喝汽水,讓我專心參觀孔廟。

於是我跟著解說員,流留於孔廟,細細品味孔廟的古蹟建築之美。

旅遊日期:2008.07.12(寫於2008.07.18)


——本文轉載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http://www.tonyhuang.idv.tw/ @


彰化孔廟,國家一級古蹟(建於1726年)。


入口位於西側(左為檽星門,右為戟門 )。


大成殿石階及御路石。


大成殿基台的石欄杆及磚雕。


精緻的清代屋樑及雕飾。


孔廟、明倫堂(圖右)、白沙書院(圖左)舊貌原貌(白色部份已拆除)。


孔廟大成殿全景。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2010美國MBA名校申請指南(5)
新竹尖石.李崠山古堡
台中市.台中公園.砲台山
澳洲反對黨反對向礦業公司新增稅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