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州事件30週年 開啓韓國民主帷幕

人氣 55
標籤:

【大紀元5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文貞美韓國首爾報導) 5月18日,韓國光州、首爾、釜山、大邱、仁川等全國各大城市舉辦活動,紀念5.18民主化運動30週年。國務總理鄭雲燦、大國家黨代表鄭夢准等2500人,出席了在5.18民主化運動發源地光州的紀念活動。

時值5.18事件30週年,今年的紀念規模更加隆重並多樣化,上週6、週日就有10萬餘參拜者來訪墓地,17日在廣州進行大規模前夜紀念活動。18日將由政府主管在國立5.18 召開紀念儀式。鄭雲燦國務總理等政府要人與各政黨代表、遺屬、市民等2000餘人參加了這次紀念活動。

韓國5.18光州民主化運動,是指1980年5月18日在韓國光州發生的民主化運動。當時光州地區的學生和市民要求停止軍事政府執政,實行民主主義,後來演變為武裝對峙,並造成多人傷亡。

韓國5.18抗爭事件背景:

在5.18抗爭事件發生一年前的1979年10月26日,18年以來長久執權的樸正熙總統被親信即當時的國家情報機關最高掌權者中央情報部長金載圭刺殺身亡。金載圭後來在法庭表明殺害總統的理由「樸總統欲繼續執權的慾望勝過了愛國心,為阻止其錯誤的權欲,將其殺害」。

樸總統的死亡令長期以來壓抑已久的國民對人權與自由、民主的渴望開始復生。但是全斗煥領導的新軍部勢力在同年的12月12日(12.12)發動軍事政變並開始掌握政權。在韓國各地接連發生反對獨裁的示威,終於在1980年的5月15日,在首爾站廣場20萬名市民與學生聚集要求民主化, 5月17日新軍部向全國宣佈戒嚴令,並在全國各地安置戒嚴軍,抹殺了國民的民主化要求,並接連進行禁止示威、言論檢查、逮捕在野黨勢力等行動。

戒嚴令的宣佈令韓國國民只能觀察新軍部的動向。但是18日上午在光州,隨著要走進校園的學生與阻擋學生進校的戒嚴軍發生衝突,民眾開始了大規模的示威活動。

起初戒嚴軍毆打學生並任意逮捕帶走學生,導致百姓們反抗加劇,示威規模大增,示威隊伍從原來2~3千人增至10萬人,新軍部也隨即調入特殊鎮壓部隊採取鎮壓措施。

5月21日,軍人向示威隊開始集體炮擊。隨著死傷人數的增加,示威民眾決心武裝反擊,在附近的警察署奪取武器並組織『市民軍』,對抗鎮壓部隊。

5月27日清晨,當局動員2萬軍人利用坦克與軍用直升機將最後聚集在光州道廳的市民全部鎮壓。

5.18紀念裁團正式確認的受害者死亡人數達154名,失蹤70名,負傷3028名,但迄今為止準確的死亡人數仍是未知數。

此後,成功鎮壓5.18民主抗爭的新軍部核心人物全斗煥成為總統,示威隊被指為「暴徒」。但是,這種壓抑的民憤逾越光州地區成為了迅速在整個韓國爆發,民眾追求民主、懲辦鎮壓民眾兇手的呼聲日漸高漲。

1987年,總統任滿的全斗煥指定與自己同樣軍事出身的盧泰虞為繼任總統,以欲繼續維持獨裁政權,在韓國再度引發民主化示威。特別是新軍部將一大學生拷問、致死,並欲掩蓋事實的事件被揭發以後,全國範圍數百萬民眾參加的「6月抗爭」開始了。當時全國的大學生、在野黨人士、勞動者、韓國社會中上層的公司職員們也都加入示威隊伍。

儘管當時軍部已做好軍事應對狀態,全斗煥最終未下出動軍隊的命令。隨後盧泰虞發佈「總統由國民直接選舉的直選制並承諾赦免在野黨領導者」的6.29宣言,在韓國初次奠定民主化的基石。

曾在2007年6月迎著民主抗爭20年之際,盧泰虞前總統接受朝鮮日報的採訪中說「自己當時覺得如出動軍隊鎮壓,就不能舉辦首爾奧林匹克(1988年)運動會,因此心理負擔很大,所以下決心就算賠上自己所有的職位也得阻止出動軍隊,幸好6月19日下午全總統向國防部長官保留了軍事出動。」

盧泰愚在同年以國民投票當選為總統,軍事政權雖然因此又維持了5年期間,隨後完全告終。1993年隨著平民出身金泳三總統就任,5.18抗爭的真相調查迅速得以進行。1997年,韓國法院判處全斗煥、盧泰虞兩位前職總統終身監禁與17年徒刑。

此外,關於5.18抗爭真相調查過程中得以實踐的5大原則即糾明真相、處罰負責人種族滅絕罪、犧牲者名譽恢復、紀念事業、受害者賠償,被歷經相似事例的亞洲國家們評價為「模範事例」。5.18民主化運動特殊法制定,令犧牲者們得到了補償,並將每年的5.18日制定為國家紀念日,以追悼犧牲者。


5月18日在首爾市廳前廣場為紀念30年前在光州發生的5.18民主化運動展開照片展,懷抱犧牲的父親照片的兒子(攝影:文貞美/大紀元)

5.18民主抗爭當時光州市中心示威隊和鎮壓隊對峙的狀況(攝影:文貞美/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韓國留學心語:您的執行力如何?(1)
北漢普斯特德鎮將辦首屆亞美節
韓國男子團體2PM以「超級精選」進軍台灣
角逐今年亞運圍棋大賽/代表台灣出戰 張栩︰全力以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