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原鄉醫療資源不足多隔代教養 遲緩兒易受忽略

人氣: 2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桃園復興鄉由阿媽照顧的小騰(3歲多),有語言發展遲緩的狀況,只能發出單音,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

因隔代教養緣故,阿媽缺乏早期療育觀念之前未能接受療育課程,去年8月伊甸設立復興鄉時段療育據點,小騰開始接受療育,現在他不但能清楚的用「不要」、「好」等字彙表達,老師教唱兒歌時,還能模仿老師一句一句唱出歌詞,小騰的情緒也更平穩了,原本因無法用語言表達,常發脾氣的狀況改善許多。

每年四月伊甸基金會在全國舉辦兒童發展篩檢活動,不分城市與偏鄉,提醒父母與幼托園所老師關心孩子的發展狀況。5月25日伊甸桃園服務中心於桃園復興鄉舉行一連3天的兒童發展篩檢活動,共129位孩童接受篩檢,27日下午在羅浮國小附設幼稚園進行最後一場篩檢活動。以遊戲方式,讓6歲以下的孩子從玩耍過程進行初篩,並請專業社工及台北榮民總醫院與桃園壢新醫院聯評中心心理師進行專業篩檢評估。

復興鄉發展遲緩兒截至2010年4月底0-6歲兒童有935人,今年度通報疑似發展遲緩兒童有6人,通報率為3.85%,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數據。3歲前是兒童發展遲緩的黃金療育期,復興鄉地處偏遠、整體交通及療育資源有限,加上隔代教養、失業、經濟收入不穩定等因素導致對兒童發展的疏忽,讓不少遲緩兒未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伊甸社工協助兒童發展篩檢活動。(攝影:徐乃義/大紀元)

伊甸基金會桃園服務中心兒童發展通報中心督導林美圻說,伊甸基金會從去年開始到復興鄉5家幼托園所進行篩檢,桃園縣政府補助設立復興鄉時段療育據點,一年來伊甸發現許多原鄉的孩子因為環境刺激不足,造成語言及認知上疑似發展遲緩,只要透過3歲前早期接受治療,效果會是3歲後的10倍以上,孩子及早篩檢、就近接受早期療育,協助原鄉的孩子不錯失黃金療育的時間。

篩檢活動除了有專業社工、心理師的配合,還有志工的協助, 58年次的楊秋菊,去年8月伊甸在復興鄉設立時段療育據點,楊秀菊每週四花費約1個小時車程開車上山,協助接送偏遠或家中無人能開車的孩子們到伊甸段療育據點進行早療。楊秀菊在投入復興鄉志工工作後,看到山上資源缺乏,天氣冷的時候孩子穿的衣服少,就自己主動號召朋友們捐衣物到復興鄉,讓孩子免於風寒。

膝下無子的楊秀菊說,「前陣子看到陳樹菊的新聞,原來有很多像我這樣平凡的民眾也都在做一樣事,真的很激勵我,也很感動!看到孩子一次一次療育後,慢慢進步,本來不會說話的孩子,漸漸可以說出一兩個單字,我心裏的感動就像他們是我的孩子。」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