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手足口病激增或因病毒變種

人氣 1

【大紀元6月1日訊】(大紀元綜合報道)香港聯合醫院一名35歲護士本月23日因腦炎死亡,昨日被確診為手足口病個案。香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系主任袁國勇表示,今年本港手足口病出現高峰,可能是由於去年染病數字較低,導致很多小童無抗體,亦有可能是病毒出現變種。他又指,只有八成成年人對手足口病擁有中和抗體,一旦無抗體的成年人染病,病情可以很嚴重。

袁國勇昨日指出,手足口病每3至4年會出現一次小高峰期,8至10年一個大高峰期,當中出現嚴重和死亡個案是無可避免。由於對上一次高峰期是在08年,而去年染病數字較低,令小童缺乏免疫力,導致今年有更多人感染。另一原因則可能是EV-71腸病毒出現基因重組。聯合醫院護士的死亡個案,袁國勇不排除是由於病毒基因重組,但確實原因要進一步研究。

對於近日有成人感染手足口病後,出現嚴重併發症,袁國勇解釋,不少病毒,小童感染後死亡率不高,但成人的反應嚴重得多。他指出,本港約兩成成年人沒有中和抗體,他們一旦染病,病情可以很嚴重。他呼籲家長,如果小朋友染病,不可掉以輕心,但認為現階段無需全港停課。

而聯合醫院35歲護士於5月23日因腦炎死亡個案,當局昨日完成樣本化驗,證實她對柯薩奇病毒A16型呈陽性反應。衛生防護中心指,柯薩奇病毒A16型是香港導致手足口病的最常見腸病毒,大部份病人病況輕微。但根據海外醫學文獻記載,在罕見情況下會有併發症出現,例如心肌炎、肺炎及腦炎。

事件中的35歲女死者,本月12日手部出現紅疹,到21日出現發燒和暈眩,翌日被發現昏迷,其後去世。早前的化驗結果顯示,該名女子的咽喉及肛門採樣樣本初步對腸病毒呈陽性反應。她的女兒就讀的黃埔花園迦南幼稚園要停課。

至於另外2名嚴重手足口病個案,在伊利沙伯醫院留醫的43歲男子,已經無出現視覺重影情況,離開深切治療部;而在屯門醫院留醫的34歲女子,證實對腸病毒71型呈陽性反應,現時情況穩定。

根據衛生署的紀錄,在過去12年,本港在99年、00年、08年及09年,分別錄得4宗與手足口病相關的死亡個案,全部涉及小童,都是由腸病毒71型導致◇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北京近期將高發麻疹、手足口病
腸病毒71型快篩  20分驗明
台腸病毒快篩劑 20分鐘知結果
基市腸病毒升溫  累計病例暴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