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新移民問題面面觀…她幸福 孩子會更好

台灣生力軍 也需再教育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博郎/專題報導)依內政部統計,98年國內11.7萬對新人結婚,與非本國籍結婚者合計2萬1914人,平均每5.3對就有1對為異國聯姻,平均每10名新生嬰兒,就有一名新移民所生的「新台灣之子」,新移民家庭已是台灣人口結構中重要的一部分,如何積極看待及因應,是台灣必須嚴正面對的課題。


阮氏青河(左二)即將取得碩士學位,堪稱新移民的典範。(自由時報)

「有位姊妹曾聽陳氏紅琛的母親說過,女兒嫁來台灣之前,就知道李雙全結過兩次婚,之前婚姻也有問題,但女兒長得不夠好看,又快過了適婚年齡,只好賭一賭」,一位越南籍配偶透露「搞軌案」的異國婚姻無奈內幕。

台灣男子娶一位越南新娘,平均花費約為30萬元。「我在越南要先繳交2千美元的訓練費,並安排兩次相親,如果相親成功,訓練費由男方吸收,若不成功,也不能退錢,日後若還要相親,再按次收費」,越籍配偶阮氏說明自身經驗,「相親時,壓力都很大,很怕不能成功,還要籌錢還債」。

台越文化協會常務監事陳皇岐表示,不少中國配偶是民眾在當地認識或經人介紹後娶回台灣,泰國、印尼、菲律賓、柬埔寨等國大多是台商或漁民娶回。至於越南,每年都有無數女性遠嫁國外,其實有其特殊的社會文化背景。

在越南,一般女性的適婚年齡為19歲左右,學歷高一點的為23歲左右,過了適婚年齡還未嫁出去,在社會中會被視為異類。尤其是「三高」(身高、學歷高、收入高 )的女性更難找到對象,很多三高女性會嫁到歐美,其他人也會急著嫁出國。

因此,台灣各地到處可見新移民,最特殊的澎湖東嶼坪嶼,曾經只有10戶人家全娶柬埔寨女性,成了「柬埔寨新娘島」。

*學習專長 能不能都讓她去*

新移民來台,被要求扮演好媳婦、妻子和母親的角色,有時家計已難維持,夫家仍不同意他們出外工作,理由是「怕被帶壞」。

小蓁在越南和丈夫相親時,以為丈夫家境不錯,想不到來台之後,才發現丈夫曾出車禍腦部受損,常發酒瘋,也無法工作,現在雖有公婆接濟,始終沒有安全感,想出外工作,公婆和丈夫卻又不准,只好以「這是政府安排的輔導課程」為由,出門參加職訓。她說,「公婆如果不在,丈夫又不能養我,我要怎麼辦?」

「其實,比起部分同鄉,我已經算幸運很多,有一位朋友原本在胡志明市上班,平常打扮入時,嫁到台南鄉下後,每天都要下田,還要照顧公婆,曬得好黑。還有人受到家暴,好慘喔!」雖然生活不如預期,小蓁仍頗為知足。

不過,生活美滿的新移民也不在少數,目前就讀成大歷史研究所,即將取得碩士學位的阮氏青河即是最佳典範。

阮氏青河和丈夫育有2名子女,丈夫思想開明,鑑於阮氏青河在越南即有大學學歷,台灣對外籍人士又有求學補助,便鼓勵她到成大歷史研究所進修。因為目前有不少台商和台幹在越南工作,必須學越南話,阮氏青河特別開班授課,家庭、事業皆如意。

*家暴頻傳 忍不忍都沒明天*

長期輔導新移民的社工觀察發現,一般家庭和新移民家庭發生家暴的比例,沒有明顯差異,但是新移民受暴後,支援系統近乎於零。

近年來,曾傳出多起嚴重的新移民被虐待事件,令人鼻酸。「其實,家暴問題還是出在原生家庭,有問題的男性,不管是娶本國人或外籍人士,一樣會有家暴問題,只是新移民家暴案件被凸顯而已。最重要的還是必須學會尊重他人」,台南大學助理教授呂明蓁認為。

新移民人數越來越多,對台灣的首要衝擊屬教育和家庭問題,而異國聯姻普遍,常遭不法人士利用。

立委陳亭妃曾接獲陳情,指部分中國配偶來台,「一拿到身分證就離婚」,經調閱資料後發現,馬政府98年取消中配來台定居人數限制後,中配人數暴增4倍,離婚人數也激增,製造單親及社會問題。她說,「有些人是有計畫取得台灣定居證、身分證後,馬上就申請離婚,少數人更回中國結婚,再帶丈夫來台」。

*另類移民 防不防都是問題*

立委黃淑英發現,中國配偶已佔新移民的6成,儼然形成另類移民「危機」。台灣有來自中國的政治壓力,每年這麼多中配來台,對台灣國家的認同度為何?自身或子女,未來都會參與國家政治運作,是否能對國家產生認同,都是政府必須關注的事。

事實上,新移民來台,大家均應尊重、接納和善待,以廣闊的胸襟與多元價值共處。呂明蓁強調,幾乎每位新移民都要操持家務,照顧年邁公婆和年幼子女,甚至是丈夫,新移民等於取代看護或保母的工作,卻未支薪,這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也是最常被忽略的付出。

台灣生力軍 也需再教育

(自由時報記者黃博郎/專訪)長期研究新移民問題的台南大學教育系助理教授呂明蓁表示,台灣是一個海島國家,本來就應該多拓展異質性的視野,向外擴張,新移民是不可忽視的社會現象,必須正面看待,況且,絕大多數新移民在台灣無怨無悔付出,已是台灣不可或缺的助力,社會應該尊重。

呂明蓁說,許多對新移民的誤解,都來自於個案的凸顯和對社會現象未全面了解,例如過去沒有新移民的年代,許多老兵也娶身心障礙的女子為妻,同樣造成社會福利的付出,後來只是新移民取代其角色。

她強調,目前新移民面臨的最重要課題應該是教育問題,許多新移民原本就有國中、高中,甚至大學學歷,來台灣之後,卻只能上國小補校,學的是國小教材,其實他們只是語言不通,應該有完整的成人教育,在學習本國語言後,若有心進修,還可以更上一層樓,對社會有更大的貢獻,也避免子女的自卑感。

呂明蓁認為,新移民問題在台灣已存在多年,台灣卻仍在學習階段,法律提供的保障也不夠。台灣人有娘家,有週休二日,外籍配偶來台後,即全心投入家務,卻是「全年無休」,無形中對社會產生穩定的力量,且大多無怨無悔,值得關注。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