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與殺傷性武器有關 中國研究員在澳簽證被拒

人氣 1819

【大紀元2024年05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婷綜合報導)過去幾天,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中國研究人員朱小龍(Xiaolong Zhu,音譯)成為了新聞報導的對象。對他來說,這並非是個好消息。朱小龍在澳洲留學的簽證被拒,因為他與參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有關。澳洲的國家科學機構也切斷了與朱的關係。

《澳大利亞人報》(The Australian)近日發表了多篇報導跟蹤了這一事件。報導說,35歲中國公民朱小龍於2018年持旅遊簽證抵達澳洲,並被昆士蘭科技大學(以下簡稱QUT)的博士課程錄取。

2020年,澳大利亞政府認定朱小龍在澳洲的存在可能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WMD)擴散「直接或間接相關」,這最終導致他在QUT開發尖端無人機系統的簽證申請被拒。

但過去四年來,朱小龍一邊在為自己的簽證被拒和可能被驅逐而抗爭,一邊在QUT繼續進行潛在敏感的無人機研究。

南十字星大學(Southern Cross University)法律學高級講師布倫丹‧沃克-蒙羅(Brendan Walker-Munro)在The Conversation上發文說,澳洲政府拒絕給朱小龍簽證的部分原因可能與朱此前曾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航)接受教育有關。北航與中共軍方關係密切,是彈道導彈和隱形飛機的主要研發者。

在過去的十年中,另外四名入讀澳洲博士課程的外國研究人員(一名伊朗人,三名中國人)在簽證申請被拒時被指控與WMD有潛在聯繫。

2020年8月,《澳大利亞人報》曾披露,中共政府正在為一項祕密計劃招募數十名澳大利亞科學家,其中主要是有中國背景的科學家。千人計劃「面向全球學者,提供豐厚的薪酬和福利」。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克里斯托弗‧雷(Christopher Wray)將該計劃描述為中共的經濟間諜活動和國家安全威脅。一些被列為目標的學者所從事的領域具有軍事用途,這讓西方國家擔心中共將這些學者的研究用於發展軍事。

CSIRO切斷與朱小龍的關係 QUT與朱的關係引質疑

《澳大利亞人報》說,澳洲影子內政部長帕特森(James Paterson)上週寫信給QUT校長謝鎂俐(Margaret Sheil),詢問朱小龍為何仍留在該大學的機器人中心。

帕特森在前政府曾擔任議會強大的情報和安全聯合委員會主席。

與此同時,帕特森還要求「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負責人道格‧希爾頓(Doug Hilton)解釋該機構為何給朱小龍提供至少價值7.5萬美元的獎學金。

國家安全專家表示,朱的工作符合「雙重用途」研究,可以被中共這樣的外國勢力隨時應用於戰爭。

作為對帕特森提出的國家安全擔憂的回應,CSIRO證實,該機構已於2022年8月「停止」與博士生候選人朱小龍的合作。

QUT早些時候告訴《澳大利亞人報》,朱小龍作為「擁有學習權的合法非澳大利亞公民」,正在繼續他的無人機導航技術博士研究。

帕特森說,鑒於CSIRO已決定切斷與這名研究人員的關係,QUT明顯支持朱小龍的決定就「更值得懷疑」,「他們真的相信自己比聯邦政府更有能力判斷國家安全風險嗎?」

QUT在週日(5月19日)向《澳大利亞人報》發表的聲明中證實,朱小龍繼續通過研究攻讀更高學位,並獲得了「學費減免」。

當被問及為何在CSIRO停止與朱合作的情況下QUT仍然保持與朱的關係時,大學發言人說:「QUT遵守有關國家安全和外國干涉的所有法律規定,並遵循當局的所有合法指示。」

帕特森:朱小龍的研究具有明顯軍事用途

帕特森表示,朱小龍的研究是在無法使用GPS的環境下操作無人機執行民用搜救任務,這是典型的軍民兩用工作,具有明顯的軍事用途。

「這是無人機在軍事衝突中的典型案例,當GPS無法使用時,你希望能夠繼續使用無人機進行監視、目標識別和偵察,而這在任何重大衝突中都極有可能發生。」他說。

「情報委員會的調查已經過去了幾年,今天確實沒有任何藉口允許在大學校園內進行軍民兩用領域的高風險研究,特別是來自威權國家,尤其是中國的學生,因為中國(中共)被公開評估為是國家支持的知識產權盜竊的頭號來源,我們知道它對該地區具有脅迫和恐嚇的意圖。」帕特森告訴《澳大利亞人報》,「在當今時代,推動讓一個獨裁國家受益的軍民兩用研究的天真行為是不可原諒的。」

中共的軍民融合受到西方關注

軍民融合是中共一項國家級戰略,並有相應的配套機構與設施,目的在於利用民用資源、技術、資本,或利用民間身分竊取外國技術,實現中共強軍的目的。

近年來,中共的軍民融合伎倆越來越受到美國和美國盟友的警覺。近期,美中媒體和社交媒體都在報導更多中國留學生和學者被美國海關拒絕入境的案例,很多被拒者都是研究生或博士生。在討論中可以看出,留學生和學者被拒入境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和中共或中共軍方有關係。

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的六名中國學生和兩名訪問學者表示,他們在抵達美國後遭到海關詢問,詢問他們的研究、家庭以及與中國共產黨的任何可能聯繫。其中兩人的簽證被取消,立即被遣返。

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出版的英文學術期刊《科學》3月1日報導說,在過去3個月裡,來自中國大陸、在耶魯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其它美國主要研究型大學,十多名就讀科學課程的博士生,在回國探望家人後被拒絕重新入境美國,且立即被遣送回國。

2020年5月,時任川普(特朗普)政府發布PP10043總統行政令,禁止「與中國(中共)軍方有關」,持F簽(學生簽證)和J簽(訪問學者簽證)的中國留學生和學者入境美國,但並不包括本科生。行政令賦予海關和邊境保護局權力,可以拒絕中國研究生和博士後學者入境。

拜登政府延續了川普政府的這項行政令。◇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決定留在美國 一名中國留學生述心路歷程
近33個月 中國300赴美人員遭美海關遣返
加國推打擊外國干預法 議員:需要更多支持
中共非法長臂管轄 留學生及家人成受害群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