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組織:發現達爾富爾有石油勘探活動

標籤:

【大紀元6月5日訊】(美國之音2010年 6月 04日報導) 國際觀察組織“全球見證”獲得的衛星圖片顯示,在蘇丹達爾富爾北部偏遠地區,發現有石油勘探活動。該組織說,如果該地區發現石油,從中獲得的收入可以公平分配的話,可能有助於達爾富爾地區的和平進程。

全球見證組織發佈的圖片顯示,在達爾富爾偏遠的西北部地區有一些直線網狀裝置長達500公里,看起來像是一個石油勘探地點。

第二個地點的圖片顯示,一個石油勘探營地裝備有宿舍、四輪驅動汽車和一個大型倉庫。

有數家公司在達爾富爾有開採石油的特許權。國際見證提到的地區是大撒哈拉石油運營公司所在地,該公司是由沙特阿拉伯、也門、蘇丹和約旦公司組成的國際集團。

國際見證活動負責人邁克.戴維斯說,如果在該地區發現石油,並且所得收入公平分配的話,可能鼓勵衝突各方達成和平協議。

他說:“蘇丹以前有過非常積極的先例,利用石油財富分享協議作為達成和平協議的一種手段,就像2005年北部蘇丹和南部蘇丹達成的“全面和平協議”那樣。我們不是說,你可以完全照搬那個模式,但那次協議清晰地規定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地方各方之間的石油收入分配。”

蘇丹中央政府準備下個星期在卡塔爾與達爾富爾叛亂組織再次進入和談。達爾富爾地區自2003年叛亂武裝反抗中央政府以來就一直內戰不斷。

聯合國說,衝突已造成30萬人喪生,大約270萬人流離失所。達爾富爾的衝突還導致國際刑事法院對蘇丹總統巴希爾提出戰爭罪指控。

全球見證說,如果在達爾富爾發現石油,可以為更廣泛的經濟發展提供機會,但戴維斯說,如果沒有一項和平協議,石油開採不可能開始。

“如果發現石油,可能會真正促使衝突各方達成某種協議,從而為石油開採,以及必要的公平分配石油收入奠定基礎。”

北部蘇丹和南部蘇丹石油收入分配問題是2005年雙方停戰的全面和平協議中原則性要素之一。

全球見證說,自從協議簽訂以來,北部蘇丹已將70多億美元的石油收入從喀士穆匯到南部首府朱巴。

蘇丹日石油產量為50萬桶,其中大約40萬桶用於出口,大部份出口到中國。估計蘇丹的石油儲量在50億桶左右。(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蘇丹總統可能被以種族滅絕罪起訴
蘇丹絞刑處決殺害中國石油工人兇手
遊客消費成經濟支柱 日本「觀光立國」見效
中國房企遠洋集團遭清盤呈請 股價跌10%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