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北京民工村遭圍牆鐵門封村管理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7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葉恩婕編譯報導)這是北京最新的打擊犯罪政策,在低收入村莊建起圍牆,入口處設置鐵門,夜晚上鎖實施宵禁,警察及治安員全天候巡邏查核證件;這是所謂的「封閉式管理」,回復舊時代的控制手段。

據美聯社報導,北京將高漲的犯罪率歸咎於在城市討生活的百萬民工,迄今已在南郊16個村莊,包括老三余村、壽寶莊村、大生莊村及大白樓村等,實施「建圍牆、安街門、設崗亭」政策。這些地方因租金便宜,吸引了大量民工進住,有些村莊的民工人數已遠超過當地居民,比例成10:1,出現人口「倒掛」現象。

封閉管理的村莊大門於晚間11點至次日早上6點關閉。老三余村村長郭瑞豐表示,有80%的當地居民歡迎這項政策,治安員只會在可疑時檢查證件。「他們應該了解,這是為了居民的安全著想。」

但對於有多少民工贊成,村長卻隻字未提;雖然該村民工已達7,000人,而當地人口只有700。

對背負著助長犯罪污名的民工而言,原本所擁有的教育及政府資源便十分有限,加上這次北京大搞封閉管理,對他們又是一次侮辱。然而,習於農村艱難與缺乏特權的民工,似乎泰然處之。

家鄉在山西的賈楊貴(音譯,Jia Yangui)於2個月前來到北京,現在與親戚住在大生莊村裡。為了逃離粗重的農村活,他把這個控制措施看作是交換條件。

研究中國政治控制的紐約州立大學阿爾巴尼分校(University at Albany in New York)教授黃又基(音譯,Huang Youqi)表示,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情況就像美國的美國人與非法移民間的衝突。當外來人口大量湧入,本地居民覺得受到了威脅。

然而風險是,如果政府想要的話,可以藉此控制人民的私生活。

自中國從計劃經濟走向自由市場,人民得以至全國各地工作,犯罪率在最近20年來穩定上升。據中國社會科學院2月份的報告顯示,去年殺人、搶劫及強暴等重大犯罪案件共有530萬件,增加了10%。

2008年北京奧運期間,老三余村開始實施「封閉式管理」,當時政府急切想控制民工人口;去年在中共建政60周年時也使用過一次。官員將計劃呈報上級後,便在今年成為永久政策,將推動到全市。北京於今年4月份開始宣傳:封閉管理對大家都有利。

但專家質疑,中國貧富階級差距所帶來的問題,能否經由大鎖與監視器解決?

研究民工福利的李文華(音譯,Li Wen Hua)表示,這很荒謬,絕對不是個好的長期政策。政府應該對犯罪原因作深入的研究,改善基礎公共服務,像是民工的教育及健康照顧等。

黃教授表示,在中國歷史上,封閉管理一直是個簡單有效的控制方式。前幾個世紀,築有城牆的城市有些會強制實施宵禁,晚上關閉城門。

中國經濟成長後,大城市開始出現私人社區聘請自家保全,提供高檔住家及泳池健身房等設施,以滿足富裕的中國人及外國移居人士的需要。

但北京的封閉式管理村莊本質上大不相同。

老三余村一個超市老闆在五月份接受訪問時表示,不知道是否還撐到明年,因為顧客愈來愈少。他說:「以前大街上下午都擠滿了人,現在整個村莊像被遺棄了。我不懂政府為什麼把大筆錢花在建這些沒用的圍牆上,而不去把髒亂的公廁或是爛路修一修?」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笑長愛說笑】人數不符
粵村長帶黑社會搶民工年終血汗錢
青年農民工相約自殺 一人獲救
中國GDP背後農民工的代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