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能:出任終院首席法官無懼無偏

人氣 8

【大紀元7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怡香港報道)去年9月宣佈提早退休的香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星期五(7月16日)出席退休告別儀式,表示13年來問心無憾,任內最大的挑戰是成立終審法院及處理涉及基本法的案件,並強調處理憲政案件時,法官應依法斷案,無懼無偏。

告別儀式早上在終審法院舉行,約有一百名各級法院代表及法律界人士出席,向領導香港司法機構13載的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道別。李國能表示很榮幸出任香港回歸後特區政府第一任首席法官,離任在即,他坦言問心無愧,「我做了13年,快要卸任了,我可以說問心無憾,我一向懷著謙卑的心,竭盡所能履行我的職責。」

他續說:「香港是我家,我是有責任服務的,我多謝社會和市民給我這個機會服務,我堅信一個獨立的司法機構,一個維護市民的權利及自由的獨立司法機構,會在香港繼續發展。」

他又表示回歸以來面對不少挑戰,「我覺得最大挑戰是成立終審法院及處理涉及基本法的案件。」


(攝影:潘在殊/大紀元)


李國能表示,法庭所關注的是合法性的界限,並只是關注這個問題。法庭不是辯論或解決政治、社會或經濟問題的適當地方,更不是表達政治訴求的適當渠道。(攝影:潘在殊/大紀元)

李國能在儀式上致辭時強調,新的憲制秩序是以「一國兩制」為基礎,而「一國」與「兩制」二者,俱為此方針的一部分,「關於解釋《基本法》,終審法院已鄭重確立,對有關《基本法》所保障的權利及自由的條文,法庭必須採納寬鬆的解釋,因為這些權利和自由正是香港制度的核心所在。」

他重申,法庭不是表達政治訴求的適當渠道,在處理憲政案件時,法官應依法斷案,無懼無偏,「法庭所關注的是合法性的界限,並只是關注這個問題。法庭不是辯論或解決政治、社會或經濟問題的適當地方,更不是表達政治訴求的適當渠道。」他說,在處理大多數憲政案件時,法庭都要在個人的權利和自由與社會利益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這類判決往往引起社會廣泛迴響。

李國能表示,過去13年,終審法院在建立其地位的過程上,已取得良好進展;而終審法院的組成包括一位海外的非常任法官,這做法一向運作良好。

他指出,香港司法制度面對及將繼續面對的另一重大挑戰是,如何確保人人均可向法院尋求公道,「我們並無一蹴即就的解決良方。為此,所有有關各方,包括政府當局、司法機構及法律界都應考慮此事,群策群力,提供協助。」

他強調,為維持公眾人士對司法機構及法官執行司法工作的信心,法官不論是否身在法庭,在行為上應當嚴守至高標準。

李國能並透露退休後暫時無計劃擔任公職。


律政司司長黃仁龍則高度讚揚李國能的貢獻。(攝影:潘在殊/大紀元)

律政司司長黃仁龍則高度讚揚李國能的貢獻,「他在過去13年來,為香港的司法、為香港落實一國兩制,做了很大很大的貢獻。他是勵精圖治,推動很多改變,從一個新的憲法秩序內,法庭、終審法院在這方面建立的原則及保障香港的基本人權,及發展香港這方面的法律內容,他都做了很大貢獻。」

李國能法官8月31日才正式退休,今次告別儀式後,仍需要繼續上班,但不再審案,新一任首席法官將由馬道立接任。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林高層被殺案發還重審
港名人信任度蕭芳芳居首 成龍居末
港天主教區就校本條例上訴至終院
馬道立獲委任終院首席法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