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19萬疫苗打400劑 台疾管局遭糾正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葉素萍、陳麗婷台北20日電)監察院調查發現,疾管局因應禽流感購買19萬劑H5N1疫苗,最後僅施打400劑,後來疫苗因冰箱斷電毀損,疾管局未考慮全球僅72病例,又再買19萬劑,今天通過糾正疾管局。

疾管局回應說,虛心檢討,但當初是擔心疫情發生,若沒有疫苗,會引發民眾恐慌,才會準備疫苗因應。

查案監委錢林慧君及尹祚芊指出,民國95年間,疾管局耗費新台幣5812萬元,購買19萬劑H5N1疫苗,但截至目前為止,疾管局只有在96年7、8月完成疾管局境外防疫大隊19人自願接種,在97年4到9月完成419人次自願接種。

尹祚芊說,疫苗購買和接種數量,不成比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宣導不足,一方面則是醫療人員在沒有疫情壓力情況下,接種意願不高。

尹祚芊指出,這批疫苗存放在倉儲公司保管,但97年9月保管疫苗的低溫冰箱斷電,疫苗全數毀損,疾管局98年11月拿保險理賠金4275萬元,再買19萬劑疫苗。

她說,98年間,全世界H5N1人類病例只有72例,發生在埃及、印尼、中國大陸等地區,疾管局根本沒有考量到現實情況,「決策過程太草率,不是自己的錢就亂花」。

尹祚芊說,監委約詢時曾問疾管局人員,為什麼要買19萬劑疫苗?疾管局聲稱,是從台灣22萬名醫事人力、歷年8成以上流感疫苗接種率,推估出19萬劑的採購數量,不過,從歐盟資料來看,疾管局所採購的疫苗,必須要完成2劑接種,才能產生足夠的抗體,疾管局一開始推估的數量就有問題。

除防疫物資採購有疏失,錢林慧君表示,疾管局儲備防疫物資也有很多問題。她說,疾管局為因應隨時可能發生大規模流感,儲備防護衣、N95口罩、平面口罩等。不過,審計部98年3月間抽查,發現1萬9,940個N95口罩早就超過92年6月的有效期限,另有88萬5,900個平面口罩在96年8月已屆效期。

錢林慧君說,監委調查此案時發現,疾管局在98年11月時還儲存53萬3,950個平面口罩、1萬9,540個N95口罩都超過效期,疾管局卻沒有依規定處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