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銀呼籲結束經濟刺激計劃

標籤:

【大紀元7月21日訊】(美國之音報導)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簡稱亞銀)星期二上調對東亞新興經濟體的增長預期,並敦促各國政府逐步退出貨幣和財政刺激措施。亞銀還說,中國應選擇加息或是讓人民幣升值的方式來控制通脹壓力。

亞洲開發銀行星期二發佈《亞洲經濟監測》報告,將2010年東亞14個新興經濟體增長預期從4月份作出的7.7%上調到8.1%。 報告維持了對2011年的預測,仍為7.2%。

東亞新興經濟體包括東南亞國家聯盟的10個成員國、中國、中國香港和中國台北以及韓國。

報告的撰寫人、亞銀高級主管斯里尼瓦薩.馬度爾(Srinivasa Madhur)說,亞洲新興經濟體確信今年將出現V字型復甦,但是現在就宣告勝利還為時過早。他說,保障復甦的持續性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選擇退出經濟刺激政策的正確時機、政策組合以及實施速度,私營部門必須足夠強勁才能重新成為經濟的推動力。

*敦促人民幣升值*
ADB亞洲經濟監測報告

亞銀對中國2010年的經濟增長預期仍為9.6%,與4月的預測一樣,但考慮到政府為避免經濟過熱而採取的措施,報告說,2011年中國經濟增速可能會放緩至9.1%。

報告指出,中國在近期採取的減緩信貸擴張速度措施的基礎上,應加快恢復其常態政策,其中包括根據國內經濟形勢讓人民幣適時、適度升值,以避免通貨膨脹或是經濟硬著陸。亞銀還對中國近期承諾增強人民幣的匯率彈性表示讚賞。報告說,這預示著人民幣有可能升值,而人民幣升值有助於抑制通脹壓力。

報告說,“在今後的12個月至18個月裡,中國可能需要大幅提高利率,而提高的幅度取決於中國的貨幣政策。”

穆迪經濟網站的經濟學家圖.帕克德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讓人民幣升值幾乎是國際共識。

她說:“這幾乎是全球共識,甚至中國朋友也這麼認為。人民幣升值意味著中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意味著中國國內需求的增強。”

*東亞經濟復甦或有風險*

報告說,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台北和泰國已開始政策收緊,應繼續以適當節奏實施相應措施。

此外,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越南可能需要儘快開始其刺激措施的退出。

不過,根據亞銀的報告,東亞新興經濟體復甦並非沒有風險。報告說,東亞將受到三大風險的威脅:發達經濟體的復甦受到干擾;不穩定的資本流動;以及退出經濟刺激計劃時出現的非預期的政策失誤。

穆迪經濟網站的經濟學家圖.帕克德表示,亞銀的上述擔憂很有道理。

她說:“這確實值得特別提出來,因為這些是非常嚴峻的風險。歐洲的主權債務危機還處在將爆發沒爆發的狀態,美國的復甦看起來也像失去動力,美聯儲上星期還下調了美國的增長預期。雖然樂觀沒有甚麼問題,但是,考慮到亞洲的兩大貿易夥伴歐盟和美國的問題,有這些擔憂和謹慎是應該的。”

她還補充說,雖然很多人提出東亞新興經濟體國家的區域貿易在增加,但是必須記住的一點是,這其中大多數是中間產品交易,終端產品的出口還是歐盟和美國。

她解釋說,不穩定的資本流動應該指所謂的“熱錢流入”。由於預期亞洲國家貨幣升值,很多投機資本會因此流入,而這些熱錢也會以同樣的速度流出。

相關新聞
己成負債大國 中國經濟的債務危機
奧巴馬反擊批評經濟言論
不出所料 4萬億刺激計劃資金被貪腐
加拿大城市聯盟會議 哈珀強調平衡預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