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無前例 全球經歷130年來最熱6月

標籤:

【大紀元7月21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罕見的高溫熱浪近日襲擊北半球多個國家。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7月15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是全球自1880年有記錄以來最炎熱的6月。陸地和海洋表面氣溫綜合平均達16.2(攝氏)度,比20世紀6月平均氣溫高0.68度。這也是繼3、4、5月以來,今年連續第4個記錄下來的同期氣溫最高的月份。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發佈的2010年6月的氣溫异常比較分析圖

中國、美國一些地區的氣溫相繼打破了多年來的歷史記錄。而在亞洲,伴隨高溫的暴雨帶來洪水和泥石流,包括中國在內的數個國家和地區浸泡在一片洪水之中,多人喪生。

游泳消暑 俄羅斯逾千人溺水身亡

7月20日,俄羅斯緊急情況部通報,19日一晝夜間全俄羅斯發生85起游泳遇險事件,其中71人死亡。這是2010年入夏以來俄羅斯遇難人數最多的一天。俄羅斯入夏以來,已有千人因游泳避暑不慎溺斃。

6月下旬以來,莫斯科地區天氣一直乾燥炎熱,氣溫持續接近和超過30攝氏度。許多人為避暑降溫到河流、水庫中游泳,不幸事件時有發生。

據悉,因為太熱,俄羅斯克里姆林宮前的換崗儀式也被迫取消,這種情況在俄歷史上還屬首次。有消息指,俄羅斯已有130年沒有這麼熱過。

烏克蘭遭遇129年來最高溫

烏克蘭首都基輔的最高氣溫18日創下自1881年來的新高,達到了35.3攝氏度。

烏克蘭水文氣象局局長尼古拉‧庫裡比達表示,不排除氣溫再創新高的可能,個別地區的氣溫甚至將達到40攝氏度。據瞭解,在最近20年間,烏克蘭各地區7~8月的平均氣溫升高了0.8-1.5攝氏度。

熱浪席捲歐洲 美國東岸遭炙烤

除了俄羅斯,在東歐地區,下海游泳而溺斃的人數也在增多。官方數據顯示,拉脫維亞2週內21人溺死。

德國馬鈴薯產業協會表示,預計今年收成將因酷暑減少30%。協會負責人表示,德國今年遭受的旱災與2003年和2006年相比,許多地區的情況要更為糟糕。

捷克首都布拉格北部的機場由於跑道被高溫曬化,不得不停止接受客機降落。布拉格與德國之間的高速公路也受損,已經關閉數日進行維修。在愛沙尼亞,教堂被用來作為民眾尤其是老年人的避暑場所。

北歐國家芬蘭也遭遇了75年一遇的高溫天氣,氣溫升至創記錄的34.2攝氏度。

意大利的米蘭、都靈、波爾察諾、佈雷西亞和佩魯賈等五座城巿近日創下40度高溫的記錄。

7月6日,美國紐約市氣溫達39.5℃,打破1999年創下的同一天的記錄。紐約市政府開放600個避暑中心及多處泳池和海灘,幫助市民消暑。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費城、新澤西州紐瓦克,近日氣溫高達38攝氏度。

北京氣溫7月初打破59年來最高溫記錄

中國從南到北今年以來就飽受酷雪、乾旱、高溫、暴雨的襲擊,不但長江流域的「四大火爐」從早到晚無法「退燒」,更有一些地區因人口密集的熱島效應,如北京石景山地區,地面溫度最高達68.3℃。

北京7月6日已連續3天高溫,古觀象台氣溫竟達43.8℃,打破59年來北京7月上旬同期最高溫記錄,同時打破歷史同期連續高溫日最長記錄。有大陸記者在路面煎雞蛋,溫度計顯示49.3℃。歷史上北京7月最高溫是1999年的41.9℃;次高值為2002年7月14日的41.1℃。

6日,北京市公交車因發動機艙溫度過高、滲油而自燃,所幸無傷亡。另外,河南鄭州7月7日氣溫飆到39.2℃,把新鋪好的柏油路熱到瀝青都融化了,十多輛車子被瀝青纏住動彈不得。

暴雨颱風襲亞洲多國泡在洪水中

伴隨著高溫而來的還有暴風雨,目前亞洲多國泡在洪水之中。

據國內媒體報導,受近日強降雨影響,長江上游嘉陵江支流渠江發生超過歷史記錄的特大洪水,長江上游幹流出現1987年以來最大洪峰流量,三峽出現建庫以來最大入庫洪水,漢江上游發生超保證水位洪水,丹江口水庫出現今年最大入庫洪水。

連日來,河南省降中到大雨,局部降特大暴雨,目前已造成35.75萬人受災,7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1.96億元人民幣。陝西省「7‧18」暴雨災害已造成安康市60多萬人受災,緊急轉移10萬多人。暴雨引發的滑坡、山洪、泥石流已造成8人死亡、57人失蹤。

此外,菲律賓由於今年首個颱風「康森」過境,已經導致38人喪生,另有47人失蹤。孟加拉國官員15日稱,該國西南部遭暴雨襲擊,引發洪水,造成6人死亡,2人失蹤。日本西部也連遭暴雨襲擊,暴雨引發洪水和泥石流,已經造成2人死亡,3人失蹤。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西高溫 偷渡客熱死激增
全球熱爆 上半年均溫創歷史新高
最高溫46度 烤驗新疆人
熱浪襲日本  多處高溫超過35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