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科學家:眼睛是大腦健康之窗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8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思悉尼編譯報導)澳大利亞科學家們發明了一種通過觀察人眼內部判定大腦健康的方法。

據澳新社消息,通過觀察人體視網膜的細小血管圖像,可以判定人們患「小中風」的可能性。「小中風」可以是將來患嚴重中風或者得老人癡呆的前兆。

來自澳大利亞眼科研究中心(Centre for Eye Research Australia)(CERA)的張寧(音譯)醫生(Ning Cheung)10多年前率先展開了對810例中年澳洲人的視網膜圖像和大腦核磁共振(MRI)掃瞄圖像的研究。

本 月10日,張醫生告訴澳新社記者說:「你可以在視網膜觀察到出血、滲液等病理變化。這些變化是視網膜病變,它們與高血壓和糖尿病等都有很緊密的相聯。更主要的是,通過研究,我們發現如果視網膜發生了上述病理變化,那將來其很可能會有大腦病變發生。這是一種預測大腦病變的好方法。」

研究發現,視網膜異常的患者發生「小中風」的可能性比一般人要高出2-3倍。張醫生說,視網膜造影是一種「觀察大腦健康狀況獨特而無損傷的方法」。與其它造影比起來,這種檢查費用低廉,而且已經被廣泛應用。

「小中風」,又叫做「無症狀性腦梗塞」,但只對腦部局部微小部位造成傷害。這種損傷對認知功能會造成微小或者無任何影響。但從長遠看,小中風卻會增加患者將來發生嚴重中風或老年癡呆的機率。張醫生說:「小中風是早期警示,但我們想在更早(通過觀察視網膜)就能檢查出來。」

張醫生希望他的研究能盡早實踐臨床,以便為醫生們能更準確判定「小中風」的發生機率、為最終減少人們患嚴重中風和癡呆的可能做貢獻。他說:「這種檢查可以為那些視網膜異常的患者提供早期警告,以便他們更好控制諸如吸煙、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血脂等風險因素,減少『無症狀性腦梗塞』的發生」。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澳反對派提光纖寬頻替代方案
演唱、創作全包  莫文蔚自稱「包租婆」
澳洲夢幻工作 抓無尾熊追鯊魚 
紐省鐵路工會:大選前夕車票免費一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