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弱復甦趨緩 全球股市大跌逾2%

【大紀元8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天宇編譯報導)週三公佈的最新貿易數據顯示,全球經濟增長趨緩,特別是美國及中國,經濟學界預測這個趨勢將至少延續至今年年底,全球股市聞風大幅下跌。從歐洲斯托克600指數、到日經平均指數、到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均大跌2%以上,但傳統上熊市避險港的資產如:黃金、美元和美國國債則紛紛上漲。

諮詢公司IHS全球視野的首席經濟學家貝拉維許指出,最新的經濟數據顯示第二季美國經濟已開始趨緩,毫無疑問,這將導致全球經濟放緩。過去一個月,一方面美國企業公佈超出預期的盈利報告,讓投資者對未來保持樂觀,但另一方多項經濟報告則強調製造業增長緩慢和疲軟的消費者支出。這些矛盾數據導致股市出現震盪。

週三公佈的數據,再加上前天美聯儲的悲觀預測,使得全球經濟前景成為市場方向的最新決定因素。

在美國六月份貿易赤字擴大到自2008年以來最高紀錄的499億美元後,包括摩根大通、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華爾街銀行的經濟學家們紛紛下調2季度經濟增長幅度。據MarketWatch所作的調查,大多數經濟預測第二季美國GDP增長僅為1.3%,低於政府先前預測的2.4%,更低於第一季的3.7%。今年後兩個季度的經濟成長預計為2.5%。

週二公佈的報告顯示,雖然中國出口強勁,但是進口增長卻讓人大失所望。而先前的一份報告也顯示中國的工業產出增長速度較上年緩慢。

當然並不是所有地區的經濟增長都出現趨緩。本週五,歐盟統計部門預計將宣布,第二季實際經濟增長為0.7%,超過第一季的0.2%。德國第二季的經濟增長達到1.4%,遠高於一季度的0.2%,是經濟增長反彈最快的國家。另外,俄國週三表示,其第二季經濟增長5.2%,高於一季度的2.9%。

對此,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聖菲爾德指出,經濟增長趨緩並不是普遍現象,未來的經濟表現才是讓人擔心的事情,因為各國經濟開始自財政經濟刺激和庫存積累階段轉換到財政緊縮和庫存銷售階段。

在對未來經濟趨緩的擔心下,投資者大舉撤出股市和與全球經濟增長掛鉤的商品。

週三,原油期貨價格每桶78.02美元,為兩週內新低,從8月3日的12週新高下跌了5.5%。期貨銅下跌1.8%,每磅3.25美元,也是兩週內新低。巴西Bovespa指數和加拿大的多倫多證券交易所綜合指數的跌幅均超過2%。芝加哥期權交易所風險指數上漲了13%以上。

與此同時,美國國債價格上漲。兩年期國債收益下跌1.52%,創出新低,十年期國債收益下跌了7個基點,跌至2.69%,是2009年4月以來的新低。

巴克萊資本巴西首席經濟學家所羅門認為,美國二次衰退風險的上升、中國大陸硬著陸的風險、以及歐洲的主權金融危機風險將成為今年下半年經常性的議題,將為金融市場帶來極大的焦慮。他指出:「這一切指向一個事實,那就是我們還在2008年開始的金融危機之中。」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奧巴馬對改革仍信心十足
擔憂景氣復甦 全球股災道指跌破萬點
美經濟復甦力道強   奧巴馬、伯南克掛保證
股市重挫 但美元走揚 金價小漲3.8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