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互動】「捐贈承諾」能帶動中國富豪嗎?

人氣 1

【大紀元8月12日訊】(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節目)主持人:各位好,歡迎收看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節目。

FLV下載收看
WMV下載收看

由美國「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茲和投資家巴菲特聯合發起的捐贈承諾行動,已經得到40位億萬富豪的響應,要把他們過半的財產捐贈給慈善事業。近來,富豪們將前往中國遊說中國的富豪跟他們一起做善事。美國人為什麼那麼樂善好施?中國富豪會從善如流的效仿他們嗎?我們請資深評論員陳志飛教授跟我們一起來談談這個話題。志飛您好。

陳志飛:林雲您好。

主持人:美國有40位億萬富豪把他們過半的身家給捐獻出來,這是一筆不小的數字,還真的讓人挺津津樂道的。是不是因為他們這些人太有錢了,捐點錢沒關係?

陳志飛:我覺得這其實反映了美國文化一個很重要的部分,當然這個新聞很有看點,大家覺得很吸引眼球。實際上美國文化從19世紀末到現在,社會當中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它的慈善事業,從早期的鋼鐵大王卡內基到洛克斐勒,一直到現在的巴菲特、蓋茲,他都是崇尚這個傳統的。所以從這方面來講,這個事情並不是那麼蹊蹺。

主持人:就是他有這麼一個慈善的社會環境。

陳志飛:是,它並不是那麼蹊蹺。具體說來,這個事情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大概在6月中旬,股神巴菲特跟他的好友微軟的比爾‧蓋茲,他們倡議讓美國的億萬富翁把一半的資產捐出來。迄今為止,有40位已經走出來響應這個倡議。

這40位當中,包括著名的好萊塢製片人盧卡斯,還有紐約市長布隆柏格,這大家知道都是億萬富翁,還有別的一些著名人物,現在已經得到很多的響應。而這40位只是從6月中旬到現在統計的數字,可以肯定將來還會有很多的億萬富翁響應這個號召、這個善舉。

主持人:像您剛才說的,慈善事業對美國人來講已經司空見慣,已經形成了社會的一種環境。美國人比起歐洲人、比起其他地方的人更喜歡去做善事,更樂善好施,這是為什麼呢?

陳志飛:首先,接著妳的第一個問題,妳的觀點就是美國人已經有這個制度了,從制度上來講可以免稅,聯邦政府雖然不介入,但是鼓勵你行善好施。

主持人:它從稅制上面來給優惠。

陳志飛:你捐100塊錢的話,有35塊錢的稅可以免掉。另一方面它整個機制比較完善,監督、使用的法律制度、信用制度都很健全。比如說我要捐一個大樓給這個學校,學校如果把這筆錢挪用去建一個新的系科,那我可以有權利把這個錢拿回來。它整個制度比較完善。

相對於歐洲來講,我覺得最明顯的一點,美國社會因為它是個民主共和國,不像歐洲的很多民主國家是君主立憲的,美國又屬於早期的邊疆國家,來的移民都是靠自己努力來掙錢,他們更願意回饋社會。

美國社會相比於歐洲的話,宗教信仰的意識要濃烈得多,據報導,美國有70%的人是信神的,這比現在日益淡化的西歐來講,是有天差之別了。所以樂善好施很多方面是來自於美國的信仰文化,也有報導說,美國有信仰的人比起一般人會有4倍更強的可能性來捐助。所以從這來看,美國的慈善文化實際上是它信仰文化的延伸。

主持人:實際上中國這些年搞改革、發展經濟啊,也是誕生了很多富豪,今年說是身家超過10億以上的富豪,從去年的28位增加到64位,已經僅次於美國的富豪數量。但是反過來講,這些富人占有整個社會財富的80%,可是他們對中國慈善事業的貢獻卻只有15%。為什麼中國的這些富豪好像不喜歡做善事?

陳志飛:問題當然很多,它沒有形成一個文化現像,網友對此也非常不平,有媒體作調查,有80%的問詢者認為這個現象是不對的。造成這個可能有很多的原因,首先中國致富的過程還是比較短的,也就是最近20年。

主持人:這倒是,文革的時候大家都是窮人。

陳志飛:不像美國這些富豪他們都是幾代的財富積累,還有文化可以把這些財富保護得很好。中國這些富豪很多都是暴富,一夜之間發財了。但即便你是暴富,你也可能在傾刻之間傾家蕩產,所以他要留一些底。

主持人:覺得不穩定。

陳志飛:他把財產移到國外,或者把子女移民到國外。而中國整個的經濟情況、政局也沒有像美國這些西方國家穩定,從他個人的考慮來說也是有可能的。再次,大家也都知道富豪榜有的時候也是「殺豬榜」。因為在中國致富,實際上政治因素和政府行為占了很大一部分,如果你想在中國發財,你沒當地官府的庇佑是絕對不可能的。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你發財是靠政府,政府不高興把你的錢拿走,像之前仰融、黃光裕事件就可以顯現出來,也都是輕而易舉的。所以這些人得留些後步,有時候他含而不露,因為如果你通過社會的捐助行為,暴露了自己的財富情況,對他將來整個和政府打交道的地位來看是不利的,我覺得這也是很大的一個原因。

從本質上來講,我並不覺得這個世界可以輕易的被解讀為美國的富人比中國的富人善良,我覺得不是。

主持人:中國的富人也不是都為富不仁。

陳志飛:也不是像報紙渲染的一樣都為富不仁,我覺得更多的是因為政府的介入,再說多一點可以談得廣一點,因為善款,中國政府並不像美國這樣任由慈善機構去發揮。

主持人:美國的慈善機構,基本上都是屬於民間形式,而中國的好像就沒有一種真正的民間形式。

陳志飛:紅十字會也是由共產黨領導的,因為慈善機構在社會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一些主要的大學、機構,還有社會的功能都是靠慈善組織來完成的。比如剛才講的鋼鐵大王卡內基,他有一句名言留於後世,他說:「如果在財富中死去是一種罪惡。」所以他創建了著名的卡內基美隆大學。而且在他死後,以卡內基命名的公共圖書館,在美國的小鎮一幢幢的矗立起來,都是依他的遺願,要讓美國各地的孩子們都能讀到書。

所以美國圖書館、大學很多都是民間機構贊助的,公共廣播事業,美國大的電視台,各地的廣播電台其實也都是由民間贊助的,政府對此事是支持的,而且不橫加干涉。可是反觀中國所有的善款,即便災區的救災款也要通過政府來劃撥。

主持人:政府比一般的民間企業管理得更好嗎?

陳志飛:你說這話全部的人都笑了。政府造成一種善款進入財政的現象,從汶川地震中,很多人不但沒有丟掉官位,而且還撈到了很多好處。有很多海外的華人覺得捐錢不放心,害怕被吞掉,就捐物品,可是捐了救護車也變成當地領導的座騎。這種現象說多了,大家都不高興,我們點到即可,相信我們觀眾知道的比我們還清楚。

主要是政府的干預行為太多,政府內部的腐敗令人髮指,所以使民間本來可以蓬勃有機發展的慈善事業受到了人為的遏制。但這並不能完全表明我們中國人的品格,我覺得從本質上來說,中國人在歷史上是樂善好施的。

而樂善好施在最近的宣傳當中往往被披上反面的色彩,比如說我們知道四川大地主劉文彩,本來就是當地的大慈善家,修橋、鋪路、建校。還有我們剛才談到的另外一個在中國歷史上被它醜化的人物,很多這種事例都是舉不勝舉的。但是在中共建政以後,我們看到原來的慈善家都被披上了大地主、大富豪的帽子,被打倒了,所以這種文化也隨之被抑制了。

主持人:那這次美國的富豪不是要到中國去,讓中國這些富豪跟他們一齊來做善事?您認為這件事情有可能實現嗎?

陳志飛:我們老講中國特色,中國特色社會制度,中國特色市場經濟,美國富豪說出這番話就是對中國特色的不理解,我看到網友說50年內不可能有這種捐贈。

主持人:50年內不可能有?

陳志飛:對啊,保證這種現象發生。是因為這需要長期的磨合,需要機制,需要社會的貧富差距不那麼大。因為我們剛剛也說到美國人有這種文化,而且美國人做事業的話,他帶著很強的報效社會的心,因為他有信仰,他稟承上帝的旨意來反饋社會。所以說他發了財,首先並不想到要傳給家人,或者像中國人一把火燒掉來顯示自己的財富,他更想回饋社會,而這需要長期積累。

以現在的社會情況來看,人心不古,社會風氣一天天下滑,我最近看到一條新聞說,40歲漂亮的女主播只可以找57歲的廣東市委書記,她為什麼不嫁給大富豪呢?她前一任丈夫就是個大富豪。那從這事情來看,大富豪還比不上市委書記,說明市委書記比大富豪更富豪,他都能把善款向自己靠,所以更有吸引力。那麼這種文化如果不剔除的話,我覺得50年內很難看到像巴菲特和比爾‧蓋茲這樣的善舉在中國出現。

主持人:另外一方面來說,對於國民的教化,我記得在香港的時候,香港每到星期六都有孩子上街去叫賣旗,其實這就是一種慈善事業,很小的孩子從讀書的時候就形成一種做善事的概念,我覺得這是很好的事情。可是在中國,中國大陸的人到香港去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事情啊?所以這個差異就真的很大。

陳志飛:在美國也是司空見慣,他有一種叫baked cereal,小孩自己做點心拿出去賣,賣的價格高一點,但他明白告訴你,我這價格利潤部分,是捐給癌症協會或者怎麼樣。週未大家會去為社會的失意者走路,為一些公益事業走路,而且剛剛提到很多電台實際上都是慈善事業資助的,他們也會做各種慈善事業,比如讓你買音樂會的票,他賣得高一點。

這種錢財實際上都流向慈善事業,他有這種文化,因為你不這樣做的話,會被大家認為你的道德有問題,那在社會各個方面,在主流社會都會受到排擠。比如你沒法上名牌大學,即便你的成績很好,沒有這一項,也就是漏了這一項,你就不可能得到社會的承認。這也就是為什麼最近傳出,我們節目也做過,中國的高考狀元不被美國名校所接受。

主持人:北京的高考狀元。

陳志飛:因為你雖然數學經常第一,你可以得到官辦的組織比如學生會主席的榮耀,但是在美國這種廣泛承認慈善事業、公益事業上,你是空白或近乎空白,那你基本上就沒有競爭力了。

主持人:的確是,慈善事業的發展對於整個國民的道德水平其實是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孩子從小真的會為別人著想,而不是只想到自己如何如何發展。

陳志飛:這樣你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在法輪功被迫害,民運分子被打壓,在這種的情況底下,我們沒有看到中國的年青憤青說一句話,這些憤青反而在政府指揮捧指揮下,受了所謂的狹隘愛國主義煽動,對某些外國企業大打出手,就是因為他們沒有設身處地,沒有對同胞有基本的人道關懷。這是要從小培養的,這種文化是現在這個體制底下所欠缺的。

主持人:好的,我們節目時間到了,非常感謝您的分析。

陳志飛:謝謝。

主持人:各位觀眾朋友,感謝您收看今天的《熱點互動》節目,我們下次時間再見。

(據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節目錄音整理)


http://www.youmaker.com/

視頻:【熱點互動】「捐贈承諾」能帶動中國富豪嗎?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討論:中西方富豪慈善捐款對比
《唐山大地震》沒有揭示的悲情
【熱點互動】談南京大爆炸(2)
【熱點互動】談南京大爆炸(3)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