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看衰美國軍力 報導言過其實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8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鍾伶編譯報導)澳洲塔斯馬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Tasmania)教授蓋伯爾(Harry Gelber)日前在《澳洲人報》發表評論文章稱,近來諸多報導「捧中貶美」,誤認中共軍力大增而美國軍力日益衰弱。事實上,美國軍力仍大幅領先中共,而且擁有許多同盟國,再加上中國內部有許多問題,中共很難在亞太地區獨大。蓋伯爾指出,美國更是亞洲局勢穩定的力量來源。

蓋伯爾表示,最近似乎有很多相同的報導認為,中共軍力日增而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漸減。這似乎與馬克吐溫看到報紙刊出自己的訃聞時所下「報導言過其實」的評論一樣。

就政治而言,中共可能只有北韓與緬甸兩個同盟國。而美國自日本、菲律賓、泰國、澳洲、新加坡、印度至中亞,有一連串友好的同盟國。

臺灣向來十分仰賴美國,其與俄羅斯的關係也日漸增溫。另外,美國足以控制中共遠從印度洋至非洲以及波斯灣的食物和能源供應鏈,而大多數國家均樂見美國出面制衡中共。

然而,美國人曾迎合中共所關注的重大事項,例如:臺灣獨立或兩韓統一與北韓核武問題。儘管中共與日本均不願表明,但兩國都需要南北韓維持現狀。

中共總想擴張它在邊境的影響力和對於近海的控制權,看著美國航空母艦任意駛過臺灣海峽著實為之惱怒。中共在既有的戰略地位下,自然而然地應該充實國防軍力。然而,除了邊境問題之外,西藏、新疆的動亂與六四民運也是中共軍隊必須特別處理的問題。眾所皆知,中共領導人擔心中國的統一問題,而此一問題在某些方面又不單指臺灣。

蓋伯爾認為,建設現代化海軍曠日費時,絕非10年、20年可以成事。正當中共向外擴張之際,其海軍將領應該擔心的不只美國海軍,還有日本和印度的海軍,很難保證這些國家是否維持中立地位。

很顯然,全世界正朝向尼克森(Richard Nixon)和季辛吉(Henry Kissinger)在40年前所預見的「多頭鼎立」局面。由於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加上國內的財政和經濟問題,美國可能不再承擔協防亞洲國家的責任,此一舉措已由艾森豪總統(Dwight Eisenhower)在50年代採行,並揭示於1969年發佈的「尼克森主義」(Nixon doctrine)。

即使美國國防預算緊縮,每年增幅僅為3%,而中共國防支出每年增列10%,但美國的國防支出如此龐大,以致於美國支出的優勢將增加,而非減少。

此外,一艘航空母艦戰鬥群包含約30艘各種不同的大小艦艇,其操作人員及駕駛的培訓曠日費時,絕不可能僅靠陸地訓練或模擬裝置完成。如果中共要比照美國建置三艘航空母艦戰鬥群的話,那得花上好幾十年的時間。於此同時,美國海軍可不會停滯不前,其海洋監督機制也會有所成長。

的確,中共新的極速反潛艦飛彈威力十足,但是美國正在研發能以光速運行的雷射光束防禦系統。美國一位海軍將領說,航空母艦上的核子反應爐所產生的動力足以供應一座城市使用,維持雷射光束的防禦系統運作完全不成問題。

中國駭客致力於竊取工業機密與發展網路戰爭,但是就網路竊取工業機密而言,只有當其機械設備能跟上時才有利用價值,而中國的製造能力目前仍大多數屬於中低水平。此外,美國是網路的發源地,在此領域中共仍難望其項背。

若美國真有弱點的話,那比較可能是在其政治意志上。無論是單獨行動或是與同盟合作,美國做事的效果通常取決於華府政策。然而,忽視中國國內的諸多問題可能更加愚蠢。

蓋伯爾最後表示,無論中共喜歡或厭惡,美國是必需的市場、高科技的供應國、全球貨幣調控的夥伴、最優秀的中國年輕人的高等教育學府、更是讓亞洲局勢穩定的力量來源。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結束阿戰 美擬聯合當地部隊
無人機是時尚或未來戰爭形式
駐伊拉克美軍減至5萬人以下
美國完成伊拉克撤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