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石碇.串空湖古道

Tony 撰文、圖、攝影Tony 撰文、圖、攝影

人氣 65
標籤: , , ,

週末下午,偷閒來到石碇的串空湖走一條小古道。串空湖,是山碇山區的一個小聚落,僅有幾戶人家而已。

「串空」,台語發音「鑽硿(孔)」,就是「鑽過山洞」的意思。早期的串空湖山上有巨岩交疊,下有大洞,居民通行時須鑽洞而過,因而成為地名的起源。「湖」,則是指山中的小盆地。

串空湖距離石碇交流道不遠,下高速公路後,接106乙公路往石碇方向,來到雙溪口時,再左轉106縣道,前行約1至2公里,遇見「中民橋」時,右轉串空湖產業道路。路口有一座鐵製的「串空湖福德宮」牌坊,路旁也有一座「劉聖公祠」,目標相當明顯。

進入串空湖產業道路,山路隨地形蜿蜒盤上,前行約0.6公里,遇叉路,指標寫著右往法雨寺,左往福德廟。取右行,往法雨寺方向,續行約0.4公里,在一處轉彎處,右側有一廢棄的水泥大門,旁有一棵老樹,樹旁有空地可停車。停車於此。

老樹旁的溪畔,有一條小徑,入口綁著不少登山條,這是登串空湖山的山徑,並非今天想走的路線。串空湖古道的入口位置,須再沿著產業道路往上走,約兩、三分鐘路程,在上坡的轉彎處,即可看見左側有一條農路,即是古道的入口。路口並無任何古道指標。


串空湖產業道路路口。

停車處,有廢棄的水泥大門及一棵老樹。

——————————————————————————–


威靈岩,後方為串空湖石洞遺跡

進入古道後,沿途有黑色塑膠水管,路旁農園有柚子、芭蕉、竹林等農作。約行兩、三分鐘,抵達「威靈岩」。威靈岩是位於巨岩下的一座小廟,廟內無神像,僅有一石刻的威靈公神位。威靈岩後方不遠處即是串空湖地名由來的石洞遺跡。

昔日的石洞因崩塌而消失,僅矗立一塊巨大的裸岩,與相鄰的山壁形成一線天的景觀,步道就從兩岩之間穿過。通過巨岩,山徑出現苔蘚累累的舊石階路,階階皆是歲月痕跡,古道氣氛油然而生。

約行3分鐘,路旁又出現農園,繞經竹林之後,古道出口接一條水泥路,往下走十幾公尺,就抵達串空湖聚落了。這裡僅有幾戶人家,定居在這片山區裡。

串空湖仍有幾棟古味濃厚的石頭厝,屋前駁坎坡下還堆疊著一些石板塊。古厝的廣場有枝葉茂盛的老樹,幾名小朋友在廣場上安靜遊戲,抬頭好奇望著這突然造訪的陌生人,此時一隻小黑狗突然竄出來,盡職的對我狂吠,直到被主人喚退,串空湖才又恢復了原本的恬靜。


串空湖石洞遺跡。

串空湖聚落的石頭厝。

——————————————————————————–


串空湖福德宮

產業道路經過石頭厝的門前,續往前走,繞過一彎,就看見了串空湖福德宮。土地公庇佑這片土地,是當地居民精神的寄託。

串空湖的闢墾,可追溯至清朝乾隆時期,泉州人陳武凸、陳武泰來此開墾,落腳生根,至今當地居民仍以陳姓居多。

以此推測,這座土地公廟應該已有兩百年以上的歷史,可惜廟已改建,古味無存。

擴建後的土地廟,主殿分為左中右三殿,中殿放土地公,左右殿則擺了觀世音菩薩、武聖關公等神像。而值得注意的是,右殿內神像中有兩尊樸拙的石雕神像,很可能就是串空湖拓墾初期的土地公。我在土地公廟前的棚亭內休息,眺覽附近的山林,然後再繼續往下走。

過土地公廟,又是石板所鋪成的舊石階路,石階寬而薄,落差小,讓挑擔走這條古道的農人好走且減輕負擔。古道途中,左側路旁有一石碑,寫著「天佛堂觀音佛祖」,不知是指何廟?從串空湖一路走下來,也只有一座福德宮而已。

一路都是樸拙的石階舊路,林蔭潮濕處,石階多青苔,得謹慎踏踩,以免失足。串空湖產業道路闢建後,這條古道失去交通運輸的功能,只剩登山客行走而已,沒有改建或整修的必要,因此保存能夠保存昔日的舊貌。

看著一塊塊古樸的石階,心情上也感動了起來。串空湖古道雖然只是一條村里間的小古道,卻保存了如此完整的石階舊路。台北市的郊山步道,則大多已改鋪成花崗岩石階路,這種傳統的古道舊階,已經很少見了。


串空湖福德宮內的古樸石神像。

串空湖古道,古樸的石階路。

——————————————————————————–


劉聖公祠

一路踏著石階路下山,約12、13分鐘,抵達山腳下的石碇子埔聚落。穿過幾戶民宅,出口接 106縣道,路口民宅門牌為「石碇子埔92號」,這裡有一間「崇聖宮」,又名「孔子廟」。

孔子廟內正舉行祭拜及法會,香煙繚繞,誦經聲不斷,道教氣息濃烈,而儒家氣氛淡微。僅短暫停留參觀,稍作休息,便循原路爬回串空湖。

從山腳下回到串空湖福德宮,再爬回威靈岩,然後返回古道入口,才花了約半小時而已。

開車下山,回到串空湖產業道路入口,短暫停留,參觀路口的「劉聖公祠」。這是一座類似土地公廟的小廟。廟名有姓,可見應有來歷,而卻無不見廟碑或文獻記載。小廟已翻修,廟後方卻有一座石墓,與廟身相連,可見這座廟應有相當的歷史。猜想此地應是埋著一位劉姓的先民,但不知因何事蹟而被鄉民建祠祭祀。

串空湖古道,短而美,可說是一條忙裡偷閒的點心路線。我下午三點過後,才抵達古道入口,來回一趟,天色尚白,時間優渥有餘。悠遊走於山林古道舊階,感受歲月的足跡。

日期:2008.10.04 (寫於2008.10.06)

–本文轉載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http://www.tonyhuang.idv.tw/@


串空湖古道產業道路。


串空湖古道入口,無指標。


威靈岩。


串空湖石洞遺跡。


古樸的石階路。


古道接水泥農路。


串空湖聚落。古厝前堆砌著石板塊。


串空湖福德宮的棚搭廊道(通往山腳下方向)。


串空湖古道。


青苔古石階。


古道途中的石碑(天佛堂觀音佛祖)。


抵達山腳下的石碇子埔聚落。


古道出口-石碇崇聖廟(孔子廟)。門牌為石碇子埔92號。


循原路爬向串空湖。


位於串空湖產業道路路口的劉聖公祠。


劉聖公祠後的古墓。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北雙溪.中坑古道
BP執行長確定10月初離職
BP執行長海華德10月去職
處理漏油事件不利 BP行政主管將下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