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如何尋找最適合自己的大學

大紀元時報、新唐人電視台主辦2010年大學升學教育日

【大紀元09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馬有志舊金山苗必達報導)9月18日星期六,由大紀元時報和新唐人電視台主辦的第3屆2010年大學升學教育日在苗必達市的Living Word Church舉行,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50多加院校參展。普林斯頓評論、常青滕評論等課外輔導機構的專家還進行了演講。當天,來教育日參觀的家長和學生超過1,000人。

在演講中,加州大學默塞德分校(Merced)新生錄取協調人Lubers介紹了如何申請加州大學、康奈爾學院的布萊恩·福勒告訴聽眾如何尋找合適的大學、米爾斯大學的代表介紹了私立大學的價值和可行性、常青籐指導中心的江宇應教授講述了進入精英大學的秘訣。


常青藤指導中心的江宇應教授(攝影:馬有志/大紀元)

在談到美國的教育系統成功的經驗時,常青籐指導中心的江宇應教授說,美國教育的歷史不長,但是它繼承了歐洲的傳統。這個傳統的核心理念是教育要培養有用、全才的公民。這是包括哈佛、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成功的主要原因。

美國教育系統的建立是1860年代開始,當時美國立法通過了「土地賦予法(Land Grant)」,每州劃出土地來辦大學、州立大學。由此建立了美國龐大的高等教育系統,每州都有少則4~5所,多則15~20所大學。經過20年,也就是1880年左右,美國就基本上成為全球教育界的領袖,在未來30~50年可能還將保持這一地位。

教育要培養有用、全才的公民,除了注重講道德、講榮譽、講廉正(integrity)外,還要強調知識的創造性,因為只有知識的傳布而沒有創造是不夠的。

有些國家、有些家長的教育,想走捷徑,從小不注重小孩道德的教育培養,表面是用一個彎道去繞過了,其實是培養了小孩的惡德,不是道德。只有誠實才是正路,才能培養出完人——完整的人。美國的成功經驗就是這一點,教育要培養有用、全才,講道德、講榮譽、講廉正的公民。


9月18日星期六,由大紀元時報和新唐人電視臺主辦的第四屆2010年大學升學教育日在苗必達市的Living Word Church舉行。(攝影:Jerry/大紀元)

社區大學是很好的跳板

在談到社區大學(Community College)時,常青籐指導中心的江宇應教授說,社區大學是很好的跳板,可以為學生省下很多學費。美國有近2,000所社區大學,像De Anza College是不錯的這類大學。他們讓適齡學生和成年人都可以得到受教育的機會,而且可以轉學去較好的其它學院。


學生在參加模擬考試(攝影:馬有志/大紀元)

華裔在入學上是否被歧視

就華裔在入學上是否被歧視,常青籐指導中心的江宇應教授說,2003年時美國有4個機構同時對常青籐在校學生做了調查,發現這些被錄取的亞裔學生SAT的平均分數比其他族裔都高,比西裔高256分、比非洲裔高156分、比白人高60分;分別高出16%,10%,和4%(當時SAT滿分是1600分)。這個結果顯示,亞裔在SAT分數上確有被歧視的問題。

但是,亞裔學生在常青籐學院的比例已經達到21%,普林斯頓大學16%;有的入取官員就會說,亞裔只占美國人口的4.6%,用這個藉口來辯護;但是這樣的理由不是按照擇優入取的原則。

也有的學校就用一些亞裔人不太擅長的標准,比如領導才能、高爾夫球、劃船、甚至玩馬球這樣的項目來作為選擇參考。

江宇應教授說,這樣,有標准其實比沒有好,也算公平,同時可以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和水平。

亞裔學生則更應該提升自己,除了克服害羞、缺乏領導力外,還要成為正面態度的公民。因為上學在美國其實是得到慈善的捐助,一個學生的學費往往不足以支付學校的費用。美國人相對來說就能夠感恩、不自私。現在美國入取官也比較重視這些個人品德。

加大是亞裔學生人口較大的學院,約占55%。這主要是因為原非裔Ward Connerly先生,他在加大董事會任職期間,堅決反對任何以種族和性別為基礎的選擇學生的做法,認為這是對少數族裔的侮辱。他所推動的加州209號法案與1996年通過生效,終止了「照顧」一些種族和性別的做法。


嘉賓演講(攝影:馬有志/大紀元)

SAT考多少次較好?

C2 Education 的Francis Kevers在談到SAT考多少次較好時說,「Score Choice」是2009年由學院委員會(College Board)為了減少對於學生的壓力而提供的一種選擇性方法,學生可以選擇最好的SAT和ACT分數成績給所申請的學校。這樣一來,有的學生和家長就覺得考的越多越好,反正選最高的成績去申請就是了;其實不然。

這裡有兩個問題值得大家注意。首先是送那個成績,總分和單項分數都重要,而各個學院的標准都可能有差別。許多大學如哈佛、芝加哥大學、普林斯頓大學, 麻州理工學院、布朗大學開始實行「Score Choice」;但是,有的是看最高總分、有的是看單項分數中最好成績。

還有許多學院至今仍然不買學院委員會的帳,他們需要看所有SAT的分數,而不接受「Score Choice」。這些學院有:斯坦福、加大、耶魯、康耐爾、南加州大學、濱州大學等。如此,可能考SAT多多益善、想考就考就不見得了。你最好是准備好了再上場,免得不好的成績成為拖累。

另外,大部分學院不再要求SAT II的考試成績,就連加大系統也將在2012年秋季開始放棄SAT II的成績的要求。但是,大家請注意,SAT II的成績將仍然是入取的參考內容之一;而對於一些學科,SAT II的成績仍然是一個必須的要求。

Francis Kevers建議,SAT考上二、三次是完全有必要的,只考一次或者考上十次都不太合適。


嘉賓演講(攝影:馬有志/大紀元)

為什麼名校會難進?

普林斯頓評論(Princeton Review)的Alicia Tan在題為「進入」(getting in)的演講中做了一個游戲。她首先讓在座的學生和家長都各自列出3個他們目標中的學院;當大家刪去大約30個熟悉的名校後;結果,幾乎沒有所剩下的學院可以挑選了。

Alicia Tan說,大家知道了吧,這就是為甚麼這些名校打破頭難進的原因了:幾乎所有的人都想進入這30所學院,而實際上,美國有幾千所學院可以上,其中不乏有適合你的好學校。

有個觀念要清楚,就是「挑剔的學院」(selectivity),大家以為挑剔的學院是因為這些學校有高標准、好教授、好學位;其實不完全是這樣,他們挑剔,是因為申請的人數眾多而已。而實際上,高標准、好教授、好學位的學院多的是。

許多名校不見得是最適合你的。Alicia Tan說,你大可從一些不那麼有名找到適合你的口味的學院,這裡的關鍵是下點功夫去找。

行行出狀元 找對自己合適的學院

對於選擇甚麼學院時,常青籐指導中心的江宇應教授說,行行出狀元,千萬不要把雞子往水裡趕。

對於學生,要順著自己的意願和向往,不要盲目追求名校。東方人特別是家長都希望子女上名校、做高收入的工作,而西方人就不這樣,他們當廚師、做教師,並不把錢和名放在第一,而是真正的行行出狀元。

對於名校,亞裔不應該限制在現在大家所熱衷的,因為還有許多蘊藏著的名校常青籐,比如Williams College, Amherst College, 他們都和耶魯大學齊名。美國有近4000所學院,大家只看著前50所,就會打破頭;其實前200所都相當的好。


第四屆大學升學教育日在苗必達市的Living Word Church舉行(攝影:馬有志/大紀元)


參展商(攝影:馬有志/大紀元)

參展商(攝影:馬有志/大紀元)


參展商(攝影:馬有志/大紀元)


大學升學教育日展覽(攝影:Jerry/大紀元)


大學升學教育日展覽(攝影:Jerry/大紀元)


大學升學教育日展覽(攝影:Jerry/大紀元)


大學升學教育日展覽(攝影:Jerry/大紀元)


大學升學教育日展覽(攝影:Jerry/大紀元)


大學升學教育日展覽(攝影:馬有志/大紀元)


大學升學教育日展覽(攝影:馬有志/大紀元)


大學升學教育日展覽(攝影:馬有志/大紀元)

相關新聞
敬悼香港新聞攝影界泰斗陳橋先生
舊金山燭光夜悼 將「四•二五」精神延續
紀念上訪25周年 舊金山法輪功舉辦真相圖片展
聖荷西僑界急難救助協會召開園遊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