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華人度中秋感受各有不同

人氣 8

【大紀元09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袁麗悉尼採訪報導)9月22日星期三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這一天從中國大陸到港、澳、台、以及海外,凡是有華人的地方都要慶賀這個節日,因為中秋節也叫「團圓節」。在澳洲的華人將會如何度過這一天呢?人們心中的傳統中秋節是什麼樣的呢?在我們的採訪中可略窺一二。


位於悉尼伊士活地區一家華人商店擺滿了待售的中秋月餅。(攝影:袁麗/大紀元)


留學生過中秋有酸有甜

海外留學生過中秋可謂是有酸有甜,不僅要照顧學業,還要兼顧打工,中秋的這一天能夠聚齊的還真不多。在喜洋洋禮品店工作的艾瑪是從東北來澳留學的學生,她告訴記者說:「沒有特別的想要去過中秋節,只是心中知道有這麼個事兒。平時大家要上課,不上課的要打工,大家都很忙,很難聚在一起。所以,不太有可能過中秋了。」

艾瑪還談到:「以前在國內時父母親過中秋做一大桌菜,大家都會回家團圓了。現在,在這裡大家都很忙,想吃月餅就去買了,不一定等到中秋節這一天。父母也不在海外,而且,月餅也很貴,買一塊嘗一嘗就可以了。」

與艾瑪在店中攀談的碧垂絲(譯音)來自天津,相比之下她要幸運很多。因為,今年的中秋節,她可以和媽媽一起過中秋了,而這一天也是她媽媽的生日。她說:「以前,我們家會過也是因為這一天是我媽媽的生日,姥姥會帶著一家人到外面吃飯、聚一聚。今年,我媽在這裡,我會給媽媽過生日、慶中秋,也會請一些同學一起過。」

移民家庭過中秋各有千秋

董女士一家是從山東投資移民來澳洲的,董女士已經來澳兩年了。她表示家裡的事一直是由丈夫管的,過不過中秋還不知道,還要看丈夫的想法。如果只是自己,就不過,很忙,下班也沒什麼時間了。她說:「因為不懂英語,在這裡還是不太習慣,所以來打工。下班很累,什麼也不想做了,如果是自己就不想過。在國內也過中秋,也不用買月餅,都是人家送,光別人送的月餅都吃不完。」

陳太太十幾年前來澳洲留學,然後以技術移民方式一家留在澳洲的。陳先生感覺工作很累,不太想過中秋。陳太太認為這是個傳統節日,邀來即是朋友又是老板的郭太太一家。而郭太太也積極響應,希望大家坐下來好好聊一聊。郭太太說:「平時工作很忙,沒有時間說說話,正好換個心情,別太緊張了。除了工作,人們還要生活,放松一些。」剛搬新家的郭太太也回請陳太太一家去溫居。可是計劃趕不上變化,郭太要出差。陳太一家要出席兒子的高中畢業典禮。看來能在海外度中秋還真不容易,畢竟是文化不同,西方國家沒有東方節日的安排。

中秋典故知多少 商業意味濃

海外華人過中秋,有的是提前過,有的錯後過,大多是選在周末,一家人到外面的酒家,享受美食。這時,最熱鬧的就是商家,月餅銷售也到了最俏的時刻,特別是華人經營的飯店、酒家幾乎是人頭攢動。當然,有其他亞裔人士經營的飯店也是人聲鼎沸。面對濃濃的節日氣息,現在的人們對傳統節日的認知到底有多少?中秋節的來歷與典故,大家還能夠記得嗎?

在談到記憶中的中秋節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事時,20多歲的艾瑪只能說出吃月餅。海倫當年從廣州來到澳洲,一晃已經近20年了,回想過去在國內過中秋,在服裝店工作的海倫頗有感慨:「我們小時候過中秋,不僅吃月餅還有賞燈。記得那時候一過中秋節,就會提勒著燈籠到處跑,廣州還有賞燈等活動。到了年輕時還會和朋友聚會,一整夜都在外面玩。」海倫認為現在的中秋節商業味道非常濃,商店、飯店節日氣氛很重,都是為了求得商業效益,在中國看到的更多。

艾瑪和海倫都認為,現在大家吃得都不錯,可能對節日的意識淡了。艾瑪說:「以前,大人做好吃的,孩子們都會盼望著。現在,無所謂過不過節。」 在海外,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來自中國大陸的人在談到中秋節時,人們注重的是在節日時與家人的團圓;而那些生長在海外的華僑們,他們多是參與或舉辦社區的慶團圓、過中秋活動。年逾60的唐先生去年與當地社團一同舉辦了中秋慶祝活動,今年受邀當地社團參加了慶祝活動,而當地新任西人市長也來參加華人的喜慶節日。

如今,人們對於過中秋,傳統意識漸淡,商業意識過濃。商店中的廣告、月餅銷售,以及伴隨著各種商業活動的促銷,和相應請來的傳統舞龍、舞獅,也脫離不了商業利益。人們更加關心的是活動的本身,而對於中秋的來歷和典故,又有多少海外人士能來關心呢?在我們的採訪中,只有年過40的海倫還能想到「嫦娥奔月」。她說:「我能想到的應該有「嫦娥奔月」,你知道,我們上學的那個年代,在中國,國家是不讓你知道中秋典故和傳說的,大家都在忙著開會搞運動,這些傳統的東西是不會叫人們了解的。像我的小孩在澳洲出生,他們就更不知道了。」


傳說中的「嫦娥奔月」。(圖片來源:大紀元)

中秋佳節,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民間有拜月之說,還有「嫦娥奔月」以及與月神有關的「月光馬兒」等等等等。無論是民間傳說、還是神話典故,都是中華神傳文化的一部分。過中秋不僅是過個節日,除了熱鬧和團圓,還能夠體會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並且能夠承傳這一節日的真正傳統。會使節日更加完美、令人回味。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古人能體會到的意境,現代人似乎已漸行漸遠,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粹還得要中國人來承傳弘揚。

相關新聞
歐洲議會通過緊急決議 譴責香港23條立法
英特爾季財報展望令人失望 盤後大跌逾8%
匈牙利總理支持歐洲保守派和川普贏得大選
美國盟友如何做準備 迎接「川普2.0」時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