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沿海工人爭奪戰 勞動力成本至少增30%

人氣 5

【大紀元09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明綜合報道)今年以來,中國大陸勞動力成本上升的「信號」不斷閃現,沿海地區的企業開始工人「爭奪戰」,為了留住有用的工人,一些企業被迫加薪,致使勞動力成本至少上漲30%。中國經濟專家認為,廉價勞動力時代已經難以為繼,而近八成中國企業經營者認為,勞動力成本提升是企業未來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

為留住工人 企業被迫加薪
《北京晨報》9月18日報道,因為開拓了新興市場,「老外貿」李志忠的文具廠最近拿到了比去年更多的訂單,但談到利潤率,他搖頭說「也就是個位數,比以前少了不是一點。」而在2007年,這個數字曾一度達到20%。為了留住工人,李志忠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工資和別的工廠競爭。

原材料價格將持續上漲幾乎已經成為大陸企業界的共識,匯率風險對外貿企業而言也是如影隨形,但是這些都沒有勞動力成本上漲的兇猛。

「還是這麼多工人,如果說去年開支 300萬(人民幣)就夠了,今年就要漲到500萬。」李志忠告訴記者,在這個行業勞動力成本增長30%是一個非常保守的統計。「不漲工資就招不來人。

沿海逾半數企業招聘難

《北京晨報》報道稱,生產要素價格過快增長已經成為影響中國企業生產經營的最重要因素。

社科院工經所副研究員李鋼表示,在對中國出口企業的調研中,中國沿海地區超過半數的企業表示招聘困難,相較之下,中部地區的情況要樂觀一些,25%的企業表示招聘困難。不過,在更高層次的人才招聘上,困難幾乎是普遍的。長三角地區對技術工人的招聘最為困難,62.27%的企業表示招聘困難。招聘較為樂觀的西部地區,卻難以招到高級管理人才。

激烈競爭讓企業競相壓價,但成本的上漲又無法傳導到出口價格上,最終只能壓縮利潤。李志忠表示,勞動力成本的上漲趨勢不可逆轉。他已經調整策略,不再在價格上做文章,而是實行產品差異化,提高勞動生產效率以降低成本,也有越來越多的出口企業開始考慮前往二線城市的可行性。

廉價勞動力時代難以為繼

新華網今年7月間的一篇報道稱,今年以來,以中國東部地區企業加薪和中西部地區政府上調最低工資標準為標誌,勞動力成本上升的「信號」不斷閃現,廉價勞動力時代難以為繼。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莫榮說,勞動力成本上升主要表現為工資提高,特別是農民工工資提高。「據我們監測,2004年後,農民工工資增長幅度比較明顯,從平均月工資六七百元提高到現在的1,500元。」

中華全國總工會研究室開展的企業用工情況調查發現,今年以來,農村外出勞動力在東部地區的就業比重快速下降,技術工人供不應求,熟練工人普遍難招。勞動力供需區域失衡,直接導致東部沿海地區勞動力成本率先上升。

勞動關係學院副院長沈琴琴則認為,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不僅僅是勞動報酬的問題,還有很多隱形成本。為了適應員工的要求,企業在對員工的教育、培訓以及企業文化建設等方面的投資也在增加。

「這不是一個短期的、局部的現象,而是一個長期的、必然的趨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張麗賓認為,長期看,勞動力成本上升才剛剛開始,未來還有很大空間。

勞動力成本上升是把「雙刃劍」

勞動力成本上升是一把「雙刃劍」。加薪將直接壓縮企業的利潤空間,特別是對於那些「靠生產100雙襪子才能賺到1美元利潤」的低端製造業來說,更是一個巨大挑戰。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今年發佈的調查報告顯示,接近八成企業經營者認為勞動力成本提升是未來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

勞動力成本上升對中國外向型經濟的影響更為直接。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李文鋒表示,印度、越南等周邊國家勞動力成本已經比中國低,一些外資企業開始向東南亞和印度轉移部分生產能力。

相關新聞
華爾街日報﹕中國投資人感到痛苦
成本升高 外商企業往華西遷廠
何清漣:「中國製造」這隻蝴蝶還能搧起多大的風?
孟加拉或將以更廉價勞力取代中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