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甦中掙扎的美國經濟

【大紀元09月23日訊】(新紀元週刊記者李梅綜合報導)編者按:美國第二季度經濟僅增長1.6%,引發經濟界學者和企業界人士的普遍擔憂。房地產市場的狀況似乎也在佐證此觀點。8月27日,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的講話又彷彿給了人一顆定心丸,他對美國的經濟現狀表示失望,但對中期增長信心滿滿。

美國商務部公佈了美國第二季度經濟增長僅為1.6%,遠低於預期的2.4%之後,引發經濟界學者和企業界人士的普遍擔憂,有的甚至提出美國將陷入第二次衰退。之後發佈的有關7月份的房地產市場的系列數據似乎也在佐證這類觀點。8月27日,備受期盼的美聯儲(FED)主席伯南克的講話又彷彿給了人們一顆定心丸。

2010年4到6月第二季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1.6%,遠遜於此前經濟學家們普遍預期的2.4%的增長率。儘管這是美國連續第四個季度經濟保持了正增長,但卻是以遞減的速度增長。2009年第四季度美國經濟增長達到5.7%,2010年第一季度為3.7%,第二季大幅縮減到增長1.6%。

許多經濟學家預期美國的GDP將在今年餘下的時間裡繼續保持相似的疲軟步伐,有些甚至擔憂正在邁向另外一次衰退。紐約大學的經濟學家魯比尼(Nouriel Roubini)認為美國經濟有40%的機率陷入二次衰退;Moody』s 首席經濟學家贊迪(Mark Zandi)表示他估計有33%的概率。經濟學家席勒(Robert Shiller)最近一次接受《財富》雜誌訪問時,也表示相信美國經濟恐怕要經歷二次衰退。

貿易逆差大大抵減經濟增長

第二季度美國居民消費一如前幾個月一樣未有大的變動;企業投資如購買新機器設備和電腦等,則有顯著增長,不過,企業的庫存繼續減少;而國際貿易創紀錄的逆差造成美國第二季經濟增長遠遜預期。

官方說,貿易逆差使得第二季度GDP增長削減了大約3.4%。這是63年來淨出口逆差對GDP最大的一次負貢獻。政府的數據顯示,6月份,貿易逆差將近500億美元,是19個月來的最大逆差,同比上升16%,因進口達到了26年來的最大增長而致。

分析家們說,如果全球經濟復甦增加對美國出口的需求,這個數據可能在未來數月會縮縮小。

從事貿易的美國公司則認為,出現較大的逆差是因為經濟仍然處於從衰退向增長的轉變期間,石油進口上升,以及企業在增加消費品的庫存——這是復甦的信號。但是,全球經濟活動的反彈還沒有讓美國的出口受益。

對美國貿易有著重大影響的生產企業表示,儘管出口商品的銷售額上升,但由於價格下跌,導致出口額只是持平。有些產品需要很長的生產期比如飛機,雖然擁有大額海外的訂單,但可能需要數年才能有出口收入的記錄。波音公司發言人尼爾(Tim Neale)就說:「我們有2520億美元的企業訂單正在等待生產製作。」

撲朔迷離的房地產

8月31日公佈的標準普爾/凱斯-席勒 (Case-Shiller)房價指數顯示,全美去年房價上漲 3.6%。今年二季度上升4.4%,扭轉了首季2.8%的跌幅。

標準普爾指數委員會主席布利策指出,雖然這些數字比較樂觀,但是包括房屋銷售和房貸數據在內的近期數據顯示,未來恐收益不再,但即使這樣,房地產市場的情況比去年同期要好。

魏斯研究(Weiss Research)的地產分析師拉森認為,這些樂觀數據主要是由於政府的購房抵稅政策的刺激,在該政策過期後,住房市場一落千丈。根據商務部的數據,7月份新房銷售較6月下降了12.4%。全美房地產經紀人協會說,7月份獨立屋銷售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了22.5%。拉森預測,未來數月房價將緩緩下跌。

HIS全球視野分析師紐波特則認為,在未來一年內,房價將大幅下跌。待售庫存過剩,其中很多是銀行收回的住宅,以及就業增長難以捉摸,這三個因素足以讓房價下跌。

製造業意外成為增長的亮點

在這一輪經濟危機期間,農業一直一枝獨秀,概因美國農夫除了更容易獲得銀行信貸支持以外,農夫們整體的銀行負債率較低,也使得他們能夠抗拒本次經濟危機的衝擊。國外市場對農產品的大量需求更使美國農業錦上添花。

如果說農業讓美國人在危機中感受到些許安慰的話,那麼,8月份製造業出現增長,更是讓人感到驚喜,宛如在黑漆漆緊壓的煤層中發現了熠熠閃光的寶物。

供應管理機構(the 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8月31日發佈報告說,工業購買經理指數(factory 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在8月份上升到56.3,好於7月份的55.5,更勝於先前普遍預期的將減緩到52.5。

同樣重要的是,該指數的各個分類指標都有廣泛的改善。除了消費品庫存以外,其他所有指數都高於50。指數高於50就意味著擴張。負責檢測該指數工業報告的歐瑞(Norbert Ore)說:「顯然,沒有跡象顯示製造業會出現第二次衰退。」

Manufacturers Alliance/MAPI的首席經濟學家梅克史卓(Daniel Meckstroth)表示,在這次復甦期間,製造業一直走在整體經濟的前面,第二季度(扣除物價上漲後的)實質經濟增長了1.6%,但製造業產出擴張達了7.9%。儘管如此高的工業生產擴張不具有持續性,但他期待工業產出在短期仍會超過GDP增長,而且工業在整個經濟中仍然佔有足夠大的份額。

高失業率揮之不去

美國勞工部9月3日公佈,8月份全國失業率為9.6%,比前月上升0.1個百分點。8月份雖然民企增加了6.7萬個工作機會,但由於十年一度的全國人口普查結束,11.4萬名臨時普查工陸續解聘,以及州政府和地方政府裁員1萬人,整體而言,美國8月流失5.4萬個工作,失業率上升到9.6%。

勞工部說,8月份有50餘萬原來已放棄尋找工作的失業者,又重新復出尋找工作,也是造成失業率上升的原因。

今年前3個月美國失業率都是9.7%;4月攀升到9.9%;5月跌回9.7%;6月和7月繼續下跌到9.5%。美國的失業率已連續16個月超過9%。美聯儲預測,短期內失業率難降到9%以下。

伯南克的講話

就在各方對美國經濟走向展開激烈討論,在二次衰退之說頻見報端時,8月27日,美聯儲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在Jackson Hole的經濟會議上發表了各界期待的講話。伯南克表示,只有在情況進一步變壞的條件下,只有在物價下跌到危險的水準或者經濟復甦出現逆轉的情況下,美聯儲才將會採取新的措施支持經濟。這些措施包括考慮購買有價證券。他相信,這兩種情況都不會出現。在談到經濟形勢時,伯南克表示對美國的中期經濟增長滿懷信心,但承認目前的狀況令人失望。「許多國家包括美國和主要的工業國,在過去一年的經濟增長都太慢,而且失業率太高。」至於影響第二季度美國國際貿易出現巨額逆差的因素,他認為是臨時性的。

伯南克對美國人的儲蓄增加表示樂觀。雖然目前6%的儲蓄率(高於預期的4%)會減弱當前的消費,但這「意味著美國人的收支平衡狀況有了很大的改善」,這將使得美國人在未來能夠快速增加他們的開銷。

經濟學家:促進就業

圍繞美國房地產市場的狀況與經濟復甦,眾多經濟學家也展開了辯論,經濟的復甦是否一定要房地產市場高漲。經濟學家席勒(Robert Shiller)認為,房價上漲確實是經濟好轉的一方面體現,但若其他方面有足夠的投資機會,就算房價沒有飆升,經濟也會好轉。他說:「五、六十年代生產力迅速攀升,但房價並沒有太漲。在經濟史上,房價並沒有像這次大蕭條前期那樣爆漲過。」

蒙特利爾銀行(BMO)資本市場高級經濟學家李(Jennifer Lee)表示,沒有住房銷售的回升,美國經濟要從這次大衰退中復甦將是困難的,但是經濟仍然可能復甦,因為住房部門在整個經濟中的份額已經大幅縮水到其從未有過的最小比例了,到2010年上半年,僅佔全部經濟的2.4%。因此,房地產要削弱經濟的能力已經大大降低。

他認為,目前最關鍵的是要創造工作機會,促進就業的增加。◇

本文轉自【新紀元週刊】190期「焦點新聞」欄目
http://mag.epochtimes.com/b5/192/8500.htm

相關新聞
經濟學家:加拿大工資增長或受美國再衰退影響
經濟不景氣   美國大學學費大幅漲不停
克魯曼:美國經濟需要政府再次刺激
專家:中國經濟模式絕非美國的解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