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首次發現「可能適居」的類地行星

人氣 10
標籤:

【大紀元09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陳俊村綜合編譯)美國天文學家星期三(9月29日)表示,他們已經發現一顆太陽系外的類地行星,該行星的大小與溫度適中,可能有生命存在,這是到目前為止,科學家所發現的第一顆「可能適居」系外行星(exoplanet)。

具生存條件的類地行星

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ta Cruz)的天體物理學家福克特(Steven Vogt)認為,這顆距離地球20光年的行星,擁有生命的機會是百分之百,而太空中還有許多這類行星。

對於天文學家而言,「可能適居」的行星是指具有維持生命存在的條件,但不一定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適居與否取決於很多因素,但是液態水和大氣是最重要的因素。

這顆名為Gliese 581g的行星環繞紅矮星Gliese 581運轉,其質量是地球的3.1到4.3倍,軌道週期不到37天。如果它有類似地球的岩石構造,它的直徑將是地球的1.2到1.4倍,可以說是一顆「超級地球」。

這顆類地行星距紅矮星的距離為0.146天文單位(AU),小於水星到太陽距離的一半。依據其軌道距離與紅矮星的微暗亮度推估,它的平均地表溫度不會低於水的冰點太多,大約介於攝氏零下12至零下31度之間。

福克特與其同事表示,Gliese 581g位於星系適居帶(Goldilocks zone)上,溫度不會太冷也不會太熱,剛好適合水分以液態存在。而該星系另外兩顆位於適居帶邊緣的行星則沒有這麼幸運──Gliese 581c太熱,Gliese 581d則太冷。

探測適居行星日益容易

與福克特共同發表研究成果的卡內基研究所(Carnegie Institution)研究人員巴特勒(Paul Butler)指出,科學家在15年前第一次發現圍繞正常恆星運轉的系外行星,從那時候起,已有500顆其它行星被發現。

科學家使用夏威夷凱克天文臺(Keck Observatory),花費11年的時間,追蹤Gliese 581g在紅矮星產生的微弱重力擺動(gravitational wobble),才探測到這顆行星。這種方法稱為「徑向速度」(radial velocity),需要花費幾年的時間進行長期觀察。

天文學家相信,將來要發現位於適居帶的行星會比較容易,因為他們已建立「徑向速度」的大型資料庫,而像NASA的克卜勒(Kepler)之類的太空望遠鏡,也能利用不同的方法探測系外行星。

上述研究發表於天文物理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網路版。


(科學家談類地行星Gliese 581g)

相關新聞
天文學家發現3類地行星
美國發射太空望遠鏡探測類地行星
尋找類地行星 NASA公佈望遠鏡觀測數據
天文新發現:140顆類地行星現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