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景氣回溫?台社福團體感受兩極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思宇台北22日電)台灣企業尾牙一場場,年終獎金比預期好,反映景氣逐漸回春;不過,對於社福團體來說,感受最深刻,有些募款較順利,但也些募款不如預期,甚至低於金融海嘯。

媒體近日來報導企業尾牙及年終抽獎,富邦金年終獎金12個月、鴻海年終獎金6個月,普遍感受到景氣回春,外界關注是否這股薪資的暖流能夠流向公益團體,結果發現是兩樣情。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就沒感受到景氣回溫。副主任陳雅惠受訪時表示,「我們也覺得很奇怪阿!照理來說景氣變好又是年底募款旺季,但是我們的捐款電話沒以前熱烈。」

以兒福聯盟大活動「搶救生命棄兒不捨」募款為例,2008年12月和2009年12月,儘管受金融海嘯及八八水災影響,募款都達到目標新台幣1500萬元,但去年12月,沒達到募款目標,甚至還少了2、3成,基金會還因此開會檢討。

儘管兒福聯盟舉辦一系列募款活動,但陳雅惠說,新增加的捐款人並不多;她推測,可能是因為五都選舉,公益新聞難以上版面有關。為了增加募款,兒福聯盟的工作人員還要學才藝、研究商品,製作捐款贈品或是飾品義賣。

不過,家扶基金會和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則感受到寒冬中的暖意。家扶基金會表示,去年舉辦的「保護兒童好鄰居」活動,總共有47家企業加入,比去年多出11家「新手好鄰居」。

家扶還說,以往被認養的國外兒童數約90人,金融海嘯時,還有民眾打電話要求停止認養;不過,去年7月「國外兒童認養人召募」記者會結束後當週,被認養的國外兒童數增加到260多人,顯示民眾愛心有成長。

聯勸秘書長周文珍說,景氣變好,不見得馬上反映在捐款數字上;去年由於陳樹菊捐款新聞效應,小額捐款的人數增加,從平均1天10多筆增加到40、50筆,此外,從去年7、8月就發現,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捐款,「感受到景氣回春的暖意」。

從聯勸的募款金額來看,2010年與2009年募款金額決算相比,2010年多出12%,若以最近花旗聯合勸募活動為例,2009年至2010年2月底的募款,總共募到9100萬元,2010年到2011年的活動還在進行當中,不過,同期比較來看,今年比去年成長800多萬元。

周文珍說,最近不少捐款人,捐出銷售業績獎金,顯示景氣有回春;但是募款金額的熱度,在慢慢退燒,她期盼,這股暖流能夠繼續加溫。

被記者問到景氣是否回春?陽光基金會捐款部主任王君裳坦言,很難回答。2009年線上財報赤字480多萬元,2010年線上財報赤字200多萬元,有好一點,沒虧那麼多,但還是赤字。

王君裳說,捐款不見得可以反映景氣,她舉例,金融海嘯時,陽光加油站吹熄燈號,不少民眾捐款湧入,讓工作人員感到很窩心,但就陽光而言,每年需求不斷增加,但捐款卻趕不及,都是咬牙苦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