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鐵飯碗裝圖釘 職場苦難嚥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23日電)當碗裡面裝的是一個個帶針的圖釘,能否吞得下?藝術家何佳真的「圖釘系列之一」,以反諷手法凸顯「鐵飯碗」並非外界想像穩定美好,很可能是有如圖釘一樣,苦得難以下嚥。

「查某人的厝─女藝家園」今天舉行開幕展,展出台灣女性藝術協會(簡稱「女藝會」)成員的平面創作作品。

女藝會理事長萬一一表示,女藝會於2000年成立,當時有感於女性藝術家在藝術界受到性別歧視,因此成立協會,希望集結力量,為女性藝術家發聲。

不過萬一一指出,近幾年藝術圈生態有些許改變,新秀女藝術家逐漸受到重視,加上早年藝術評審多以男性為主,近年也加入女性,漸漸平衡性別的不平等。

何佳真表示,她在女藝會成立初期就加入協會,透過女藝會,可認識不同領域的女性藝術家,共同討論創作。

何佳真在「查某人的厝─女藝家園」展出攝影作品「圖釘系列之一」,畫面是1名女性張開口準備要吃1碗裝滿圖釘的「鐵飯碗」。她說,一般人會羨慕所謂的「鐵飯碗」工作,但當飯碗裡面裝的不是可口的白飯,而是圖釘,還能一口接一口的吃下嗎?

何佳真說,希望藉由這個作品反思「鐵飯碗」的定義,看似穩定的工作,實際上並不如外界所想像的美好,很可能是苦得難以下嚥。

藝術家汪曉青則是展出「7歲的飛行夢」,畫中是1名7歲的女孩在頂樓陽台上追著飛機跑。汪曉青說,自從懷孕當了媽媽後,她的創作改以「母職」創作為主。她認為,女性當媽媽後,也可從小孩身上學到東西,自我成長,並不如一般人所想像,一旦當了媽媽就是只能奉獻、捨棄自我。

「7歲的飛行夢」就是從小孩身上獲得靈感。她說,有次女兒提到對飛機感興趣,讓她想到自己7歲時也對飛機有莫名的好感,因此畫出自己童年在頂樓追逐飛機的情景。當時汪曉青的媽媽總會抓著她的手逗趣地說,「妳有出國的運,以後會常常出國」,之後汪曉青還真的在國外住了將近10年。

萬一一表示,女性藝術家的創作大多是從日常生活中出發,包括從家庭、母職、女性被男性物化的角度等,透過女性藝術家創作,能反映不同時代女性內心的想法。

「查某人的厝─女藝家園」即日起至3月12日在女藝會WAA展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