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淡水人說淡水的故事

人氣: 57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10月22日訊】 (大紀元記者傅玟瑛台灣新北市報導)淡水是台灣北區古蹟最多的地方,有豐富的人文史實,造就了特殊的地區文化,人民及社區。在10月22、23兩天晚上7點到8點半,在滬尾砲台公園上演一段歷史史詩-《西仔反傳說》,由五大創作群及百位淡水居民、淡水商工與真理大學等共同參與,是一齣聲勢浩大的居民環境劇場。

西仔反傳說已延續幾年的演出,每齣動用上百素人演員演出,演員包括淡水居民、淡水商工與真理大學學生共同參與。這劇場的演出,是一次淡水居民大規模的配合與凝聚力的展現,不分刮風下雨,辛勤的一次一次排演,其中有辛苦也有歡喜的收穫,演員們由彼此不相識到同心共識,情如熟識的親朋好友,織就出淡水人的特殊情懷。

《西仔反傳說》由當地藝文團體指導超過200位市民,歷經3個月的集訓,在表演舞台上表現純熟的身段及演技,加上開闊的戶外舞台,結合專業舞台燈光,聲效,整場真實又逼真,非常有看頭,達到寓教於樂的功能。演出地點就選在清法戰爭的滬尾之役發生地,配合蜂炮、煙火,讓現場觀眾深切感受當年戰場的震撼。現場觀眾擠得滿滿的,真是一場值得的戶外劇。

西仔反傳說故事發生在淡水的「滬尾之役」,以西元1884年,清法戰爭爆發,法軍出兵攻打台灣,當時清兵藉著軍民同仇敵愾的團結力量,才使得清廷獲得唯一的一場勝仗。這場戰役,台灣人稱之為「西仔反」,「西仔」即指法蘭西,「反」指戰亂。《西仔反傳說》融入環境、歷史、傳說與民俗祭儀,結合地方政府、藝術團隊與居民共同打造的浩大史詩劇場,發展獨特的淡水居民的故事。◇


西仔反傳說,滬尾砲台公園上演歷史,場景為法國士兵來襲。(攝影:傅玟瑛 / 大紀元)


清法戰爭時,淡水居民團結起來,對抗敵軍。(攝影:傅玟瑛 / 大紀元)


真實又逼真的西仔反傳說,法軍來襲場景。(攝影:傅玟瑛 / 大紀元)


滬尾砲台公園上演歷史,清廷與居民同仇敵慨。(攝影:傅玟瑛 / 大紀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