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博士:意大利須退出歐元區才有出路

【大紀元2011年11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美國CNBC財經有線電視新聞網11日報導,末日博士羅比尼(Nouriel Roubini)在《金融時報》撰文表示,為了解決自身的國債問題,意大利可能必須退出歐元區,重新採用原來的國幣里拉(lira),如此一來將迫使歐元區解體。

羅比尼在文章中寫道,由於意大利10年債的值利率突破7%關卡,該國透過市場發債的管道已受限制。如果被迫債務重整,問題可能會稍獲紓解,但這卻不能解決困擾意大利經濟的其他問題,如缺乏競爭力、龐大的經常帳赤字與更低的國民生產毛額(GDP)。

他還說,除非最後貸款人(lender of last resort)購買歐元區「受困」國的主權債,否則殖利率將被拉高到無以為繼的程度。不過,到目前為止,歐洲央行(ECB)仍強調其獨立性,聲明它可能不會扮演歐元區經濟體的最後貸款人的角色。

羅比尼指出,歐元區急迫需要一個最後貸款人。他警告說,歐洲共同債券已被德國駁斥,而歐洲金融安定機制(EFSF)透過槓桿的方式擴大規模(他形容這是隻「不會飛的火雞」),可能不會被德國的選民所接受。羅比尼認為,在任何情況下,根據現有條約的不紓困條款,這個舉動將被視為違法。

他還說,透過槓桿的EFSF是一個龐大的債務抵押債券(CDO),由於它不能降低利差到可永續的水平,因此可能無法成功運作。一般猜測,EFSF可能會轉變為央行儲備的一項工具,為了吸引主權基金與新興經濟體(特別是金磚四國)的投資,它可能會擁有「AAA」的評級,然而,他認為這無異於龐大次貸CDO醜聞的翻版。

羅比尼說,國際貨幣基金會(IMF)紓困大型經濟體的能力有限,這表示意大利國債(與德國國債)的利差已達到了不能回頭的關鍵點。他還說,任何政治的變革可能無法改變該國的國債佔GDP達120%的這個事實,這表示它可能首先需要5%的財政盈餘,才能讓其債務壓力鍋蓋不爆開。

他認為,在緊縮政策壓迫下,意大利面臨了更加惡化的衰退。而衰退性通縮卻可能讓它的債務無法償還。上述任何情況下,可能都無法讓意大利的經濟成長與競爭力重新回到(原來的軌道)。

這可能讓意大利不得不捨棄歐元,重新引進里拉。像意大利這樣大的經濟體離開歐元區,可能會引起歐元區的分崩離析,而(這個情況)現在看起來越來越可能了。

他最後指出,避免歐元區解體的唯一方式可能是:讓歐洲央行成為最後的貸款人,讓歐元的價值兌美元崩落,讓「核心」歐元區國家實行財政刺激政策,同時讓歐元區的邊陲國家實行緊縮政策。

(責任編輯:畢儒宗)

相關新聞
標普降24家意大利銀行評等
意大利經濟困境引發大規模抗議
歐債危機蔓延 可能波及意大利
意大利拒絕援助計劃 總理陷信任危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