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过了最佳食用期吗?别忙扔

人气 8
标签:

【大纪元2011年12月30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平多伦多编译报导)酸奶放冰箱时间长了,通常人们发现过最佳食用期时,会立即扔掉,因为大家都这么认为,都这么做。但实际上只要保存得当,即使最佳食用期过了几天还是可以安全食用的。
  
不仅是酸奶,牛奶、奶酪和许多其他食品也是这样,但由于加人不知最佳食用期真正含义,每年无端扔掉数千公斤尚可安全食用的食品。

最佳食用期≠食品安全期

许多人将最佳食用期和保质期混为一谈,但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最佳食用期也根本不影响食品安全。
  
加拿大食品检验署(CFIA)表示,最佳食用期只是食品质量的一个指数,表示食品的最佳味道和口感保持期限,与该日期前后的食品安全与否毫无关系。即使食品过了最佳食用期,也是可以购买和食用的,只是新鲜度和口感要差些,或质地发生些许变化。也就是说,最佳食用期仅表示食品的新鲜保持期,与食品安全与否完全无关。
  
唯一被政府要求注明保质期的食品只有婴幼儿配方奶粉、代餐和营养补充剂,这些食品过了保质期后维生素会变质营养全无,因此才有此要求。
  
还有一个惊人事实是:尽管政府要求新鲜度90天以内的食品注明最佳食用期,但注什么日期却是厂家说了算,政府对此几乎没有监督。
  
另外一个事实是:家里的罐装和包装食品,根本不需要注最佳食用期,但许多厂家还是注了。回家好好检查家里的饼干、面食混合物、金枪鱼罐头和豆子,你会发现多数都注了最佳食用期,但这一日期和食品安全性半点关系都没有,即使上面注的最佳食用期过了很久,食用都是安全的(当然前提是听罐没有漏缝或挤瘪)。
  
许多软饮料也注有最佳饮用期,但厂家都表示过了这个日期,饮料照样可饮用,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至于厂家如何确定食品最佳新鲜度保持期,谁也不清楚,因为政府没有这方面监管,就靠厂家随便定了。有人因此猜测,厂家故意将最佳食用期标得过短,误导消费者提前扔掉,刺激他们多消费。

日期标注误导 造成大量浪费 加国显迟缓

近年来,食品浪费问题一直是英国热门话题,原因不仅仅是近年来全球食品涨价,更是因为英国政府废弃物回收行动组织(WRAP)2008年一份报告引起。
  
报告发现,英国每年人均白白扔掉70公斤完全可避免扔掉的食品,相当于人均体重;每年扔掉的食品中,60%以上如果购买数量得当、储存得当和食用得当,完全可以避免进垃圾箱,其中4分之1以上根本就没开封完好无损地进了垃圾箱。
  
WRAP表示,其中20%浪费食品是因包装标注混淆造成,消费者不确切日期标注的真正含义,导致大量无端浪费。
  
为此,英国政府去年9月出台新的食品新鲜标注指南,要求食品要么只注明保质期(软奶酪、鱼肉、蛋类和即食食品),要么只注明最佳食用期,并向公众普及最佳食用期的真正含义;同时希望食品厂家停止标注“销售截止日期”或“上货截止日期”等厂家等库存管理用日期。
  
加拿大食品浪费也好不到哪去,甚至更严重。许多北美家庭冰箱都是超大号,食物放得太多易被主人遗忘。
  
加国多数消费者不像英美人一样经常查看保质期,但同样对保质期和最佳食用期两者概念混淆不清。英国政府现在在这方面已有所行动,但加国相对而言显得过于迟钝,仅几家为数有限的网站在这方面努力,如加拿大消费者食品安全教育学会网站、Tasty.com等网站,提供食品开封后安全存放建议和相关知识。

(责任编辑:岳怡)

相关新闻
2011加拿大十大新闻风云榜
美国母公司关店 加拿大Sears前景难卜
防假结婚 加国明年拟推出配偶移民见习期
就业稳定安全 外国人才赴加拿大求职增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