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不是萬靈丹 波音公司付出代價

人氣 174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2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吳英編譯)《洛杉磯時報》財經專欄作家麥可‧希爾奇克(Michael Hiltzik)2月15日針對「外包」發表專欄表示,人們通常只想到美國企業將工作外包給國外的廉價勞工是不道德的經營策略,但外包不為人知的更嚴重的問題是其所衍生的成本負擔,嚴重的情況甚且足以拖垮整個企業。

以波音公司為例,希爾奇克在專欄中指出,該公司近日推出的787夢幻型客機有30%是在國外製造,而其他波音飛機則僅5%是國外製造,但787客機較原先預估的投產成本增加數十億美元,而且延宕了3年,多數人將之歸責於該公司將重要零件的設計與製造等工作外包給美國境內或義大利、瑞典、中國及南韓等國的公司。

文章說,波音公司原本的打算是在國外生產的零件都送到波音位於西雅圖的工廠組裝。不過,這樣的生產模式很快就出現問題,例如部份從世界各地生產的零件無法順利組合、外包公司無法配合生產量要求、重要零件的生產程序錯亂等。

此外,波音公司甚且未提供詳細零件生產藍圖,要求供應商自行設計藍圖,有些外包公司再分包給其他公司生產,如此,波音公司更無法監控零件的設計與製造。

文章指出,波音公司現在承認,由於該公司的積極外包,已造成部份製造外包給無法勝任的供應商。此外,令波音公司始料未及的是,積極外包的結果,波音公司的管理負荷反而是有增無減,耗費更多的精力與成本在修正外包所衍生的錯誤。

希爾奇克認為外包並不是毫無利益,其優點是可以利用專業的精密製造技術,否則必須投入更大的成本進行重複的工作。不過,從波音公司的經驗證明,如果有人認為外包可以節省相對的成本,這絕對是不智的想法。

文章指出,早在2001年時,波音公司的高級技術研究員哈特史密斯(L.J. Hart-Smith)即已警告,波音公司如果大量外包,成本會增加,但利潤則被分包商拿走。他指出,飛機製造利潤最低的部份是在最後的組裝程序,而波音公司卻將此部份留在自己的工廠。同時,分包商在遇到技術問題時,會獲得波音公司提供的免費的技術諮詢,而且在飛機長達數10年的壽命期間,分包商都可得到生產零件的優厚利潤,即便未來出現經營困難,波音公司也會幫他們解決問題。

希爾奇克在文中指出,哈特史密斯的警告似乎只有波音公司高階管理階層未認真對待。該公司的工程師工會理事長湯姆‧麥卡帝(Tom McCarty)表示,工會反應外包問題已有5年了,工會質疑波音公司如何控制外包工作,以及將重要製造流程外包給欠缺經驗的供應商的正當性。波音公司公司發言人則表示該公司是國際企業,不會放棄外包,但會持續改善外包的模式。

相關新聞
美製造業漸回流 不再獨鍾外包海外
金融時報﹕日本電視名牌外包台灣代工
印度軟件業指責美國政府項目外包禁令
批中共政策 諾獎得主:中國經濟模式不可持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