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紮菲頑抗 恐動用化武

標籤:

【大紀元2月26日報導】(中央社台北26日電)利比亞強人卡紮菲在人民革命爆發後的頑抗到底作法,已使自己受困。他若戰敗,將難以如同突尼西亞前總統班阿里一般避往海外,也不可能效法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在國內流放。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卡紮菲政權從事大屠殺的能力雖已減弱,但要擊敗卡紮菲仍須付出高昂的人命代價。在極端情況下,卡紮菲可能會動用化學武器或發動密集空中轟炸,來對付人民。

屆時國際干預的可能性最大,因為目前有150萬名埃及、英國以及其他許多國籍人士住在利比亞,處境十分危險。

另1個可能出現的狀況是由軍方對卡紮菲及其子發動政變,不過問題在於,自人民抗爭爆發後,軍方的行動並不一致。雖有些高階和低階軍人倒戈加入抗議陣營,但死硬的革命委員會(Revolutionary Committee)迄未傳出分裂報導。該委員會的兵力約計2萬人。

卡紮菲之子哈米斯(Khamis al-Gaddafi)領導下的第32旅,情況亦復如此。這個部隊負責保護的黎波里艾吉吉亞(Bab al-Aziziya)區,而這是卡紮菲指揮下的軍營。

反對陣營若要在未來數日擊敗卡紮菲,部落問題可能也攸關重大。部落之間的歷史對抗、宿怨和武器十分普遍,這也許顯示在卡紮菲下台後,極有可能爆發部落戰爭。

不過在目前「卡紮菲鞭長莫及」的東部地區,情況正好相反。當地部落儘管對立嚴重,但組織和協調程度卻相當高,因此已快速成立了安全和醫療等委員會,這令人想起埃及抗議民眾在穆巴拉克政權撤回警力並釋放數千名罪犯時的因應措施。

國際社會對利比亞負有重大的法律責任,如果能將塞努希(Abdullah al-Senussi)、曼蘇爾(AbdullahMansour)、哈立德(al-Tuhami Khaled)等將校以及卡紮菲及其兒子列入國際觀察名單,或對其發出逮捕令,則這些人的許多手下在命令部隊射殺或轟炸民眾時,將會三思。(譯者:中央社張佑之)

相關新聞
藍天:利比亞狂人卡紮菲改邪歸正
卡紮菲稱核武器有害無利
布萊爾:卡紮菲願共同反恐
布萊爾稱卡紮菲可成西方重要夥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