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失衡求偶競爭 導致中國高儲蓄率?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3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清怡編譯)最近發表的一篇學術論文中有一個有趣的論點﹕中國的未婚男女比例失衡是造成中國高儲蓄率的根本原因。所以一個可以減小中國對美國貿易逆差的辦法,就是說服中國的虎媽們放下心來花錢。

《華爾街日報》報導,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Chazen研究所主任魏尚進(音譯:Shang-Jin Wei)說,中國的人口狀況,未婚男性與女性比例為1.15:1是造成中國高儲蓄率的根本原因。

魏教授分析說,父母往往都是不惜一切代價讓孩子接受教育、積累財富,從而使自己的兒子更為出眾,在越發激烈的婚姻競爭中佔據優勢。

在紐約外交關係協會舉辦的關於美中貿易逆差的論壇上,魏教授說,中國的消費者對生活有著不安全感,從而增加儲蓄金額。

魏教授與張小波(音譯:Xiaobo Zhang)合作的論文題為《從中國日益升高的性別比例和儲蓄率看競相儲蓄的動機》,文中闡述了多數中國人存錢是為了下一代和養老做準備。

魏教授說,他認為婚姻競爭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外部宏觀經濟思維」。他認為他的研究表明了一個非常清晰的家庭儲蓄模式和創業模式,那就是:儲蓄率以及創業率都隨著婚姻競爭的激烈而升高。張小波是國際食品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的高級研究員,他們二人在另外一篇論文中詳細闡述了這一現象,題目為《中國大陸性別比例、創業和經濟增長》。

最近發表的文章中論述說,中國很多地區存在著嚴重的男女比例失衡,很多計劃結婚的男性都試圖通過努力工作和創業來增加經濟收入。作者把人們這種動力歸結於激烈的婚姻競爭。想要創業的年輕人們必須向家裏求助籌到啟動資金。父母和親戚也是為了這筆支出而進行儲蓄。

魏教授說,儲蓄潮的形成可以追溯到2003-2004年。由於八十年代,中國實施了計劃生育,同時醫院也有了能夠測定胎兒性別的儀器。2003-2004年,這些八十年代後出生的第一批嬰兒到了婚嫁的年齡。

他說,最終性別比例失衡,導致每個家庭都想要「為了在婚姻競爭中取勝而積蓄」。父母們的普遍想法是「如果減少存款,會毀了兒子的前程。」

相關新聞
中國男女比例失衡 一顆定時炸彈?
中國大陸男女比例失衡威脅國家發展
中國性別失衡 男女相差3,200萬
中國人口的男女比例嚴重失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