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國腎病高增長 專家呼民眾提高保腎意識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3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池月馬來西亞雙威採訪報導)儘管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腎病仍然是困擾著人類的一大難題。目前在馬來西亞約有2萬5千名腎病患者,而這個數字還在以每年4-5千的幅度上升。眾所周知,換腎是唯一能夠根除腎病的方法。然而,由於腎源稀缺、手術風險及日後併發症等因素,不少患者只能通過做腎透析、也就是俗稱的「洗腎」來獲得生命的延續。無論是換腎還是洗腎,昂貴的醫療費用對很多患者家庭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面對當前的境況,雙威醫療中心一馬當先,不僅將洗腎儀器增至20台,以應付日益增多的腎病患者;同時,趁著「世界腎臟日」之際,在馬國贊助舉辦了呼籲全民關愛腎臟的活動,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將腎病防患於未然。

為此,記者採訪了雙威醫療中心的迪倫醫生(Dr. Thiruventhiran),首席運營長莊鈴玲女士及護士長黃女士,他們就不同方面對此次活動的背景和意義作出了簡短的介紹。

一旦患上,或可伴隨一生

迪倫醫生介紹說,慢性腎衰竭共有5個階段,若處在第1、2階段,依靠藥物並加強鍛練是有可能治癒的。即使不能根治,前4個階段皆可通過藥物控制。而如果發展到最後一個階段,便只能通過洗腎來維持。

洗腎的過程簡單的說就是使病人的血液流過洗腎儀器,「過濾」之後再流回病人體內,整個過程需要4個小時。每星期需要進行3次。目前馬國的腎病患者有58%由於糖尿病而引起了腎衰竭,需要此項治療。一旦患上,將伴隨餘生,有些病患接受此項治療長達10-15年。


迪倫醫生(Dr. Thiruventhiran)。(攝影: 張建浩 / 大紀元)

提高保腎意識,預防勝於治療

隨後,記者問及治療費用等方面問題,莊鈴玲女士回答說,雖然目前政府、慈善義機構、保險機構或非政府組織(NGO)等都有資助病患,但每名病患每月的最低花費仍在1800-2000令吉。

她舉例說,試想你的家庭月收入是5000令吉,那麼1/3的月收入都將消耗在病患身上,而這項支出可能要持續5年、10年,甚至更久。

對此,莊鈴玲女士強烈建議民眾應提高保腎意識,平時多喝水多運動,少食過甜或過鹹的食物,並且儘量遠離垃圾食品。

她說:「所以我們一直強調預防很重要,這也是為甚麼我們要在一樓建立糖尿病中心。民眾可以從那裏拿取傳單,瞭解腎病的原由及防護方法,提高保腎意識」。


雙威醫療中心首席運營長莊鈴玲女士。(攝影: 張建浩 / 大紀元)

為病患著想,儘可能為他們延續生命

那麼洗腎的過程究竟有沒有痛苦呢?出乎記者所料,護士長黃女士肯定的答道,目前科技已經很發達了,整個過程幾乎是在沒有任何感覺之下完成的。病患可以在洗腎的同時,看電視機、看報紙或睡覺。當然,會有或多或少不舒服的感覺,但病患不會感到任何痛苦。

「我們也有已在這裡接受10年治療的病患」,她補充道,「有的時候我們也會造訪他們的家,確保他們的身體沒有任何不適、飲食正常」。

最後她說,畢竟,能夠成功得到腎臟移植的案例還是極少數,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儘可能久的為腎病患者延續生命。

相關新聞
腎病檢查 8月8日免費義診
靜止時心跳太快 是腎病前兆
過去十年 澳洲洗腎病人暴增
台初期腎病擴大照護  降洗腎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