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社會審視核電安全 荷蘭反應平淡

人氣 16
標籤: ,

【大紀元2011年03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趙真志荷蘭報導)連日來,3月11日發生的日本大地震和海嘯災情佔據了全球各大媒體的頭條。其中,強震引發的福島核電站洩漏事故更是牽動著億萬人的神經,對此許多國家在內部展開了激烈討論,審視自身可能面臨的核問題。荷蘭的民意調查顯示,民眾們對此反應平淡,並不擔心國內唯一運行中的核電站,即澤蘭(Zeeland)省博爾瑟勒(Borssele)核電站,會有危險。

多國重審核電設施 反核呼聲高漲
此次日本核危機在國際社會產生強烈反響,針對核設施安全性的爭論層出不窮,反對核的能呼聲高漲。

歐盟3月15日在布魯塞爾召開核能安全緊急會議,27個成員國的能源部長,各國核能安全官員,核電站供應商以及核電站主管聚集一堂,重新審視各國的核能安全標準和執行情況,以及在應對地震事故方面所作的預備方案,以確保核電安全。雖然歐洲與日本相隔遙遠,但這一事件對歐盟國家領導人決策以及歐洲民眾的心理影響巨大。

瑞士政府率先叫停了核電廠擴建計劃,目前,瑞士現有五座核反應堆,為全國提供40%的電能,政府表示在完成安全評估完成之前,凍結核電的擴建計劃。

在德國,數萬德國民眾更是走上街頭,要求政府終結現有的核電設施。2010年10月,德國政府通過了新版能源法,同意將現有17座核電站的服役時間延長,平均延長期為12年。這個新版能源法遭到了反核能組織的抗議,而此次福島事件無疑是引爆了醞釀已久的反核情緒。在外界壓力下,總理默克爾宣佈暫時關閉該國7座老式核電站,成為歐洲首個關閉核電站的國家。

在芬蘭,輻射與核安全中心將對全國所有核電站反應堆的安全系統進行全面檢測,以防發生類似日本核電站近日因地震導致的洩漏事故。

在法國,反核人士舉行集會抗議本國政府大規模使用核電站。此外,南韓、英國、、加拿大、台灣等國專家也進行緊急磋商,敦促重審核能安全。

反對者的聲音
3月16日,一些荷蘭民眾在南部沿海小鎮米德爾堡(Middelburg)舉行了反核能遊行活動,呼籲政府關閉博爾瑟勒核電站。78歲的迪格娜•布勞(Digna Blaauw)高呼「全球零核能」。30年前她參加了在阿姆斯特丹舉行的世界無核能抗議活動。她告訴記者,「(至今)我們仍需要舉行集會抗議核武器和核能源,這很令人沮喪。」

自然和環境基金會也表達了對政府仍然發展核能的遺憾,該基金會氣候和能源負責人維特(Ron Wit)表示,這不僅僅是由於日本的事故,核能也會帶來其它的災難,近10年來,每年都會引發問題,例如兩年前在法國發生了核液體洩露進河裡,它一直是一種危險的東西。

核事故未改變大多數荷蘭民眾觀點
雖然對核能反對的聲音在荷蘭由來已久,然而隨著能源的緊俏和核能本身的優越性,核能在荷蘭人的心目中的地位正在提高。儘管核廢料和事故風險等問題令人毛骨悚然,日本日前發生的核災難並未使得荷蘭民眾對核電的看法產生太大改變,核能發電仍得到大多數荷蘭民眾的認可。

荷蘭內閣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把建造一個新核電站的計劃打入冷宮。經濟事務部大臣費爾哈根(Maxime Verhagen)表示在興建新的核電廠前,將借鑒日本的經驗和教訓。

據民意調查顯示,目前有47%的人支持政府修建新的核電站,僅比2010年10月51%的支持率下降4%。更有研究學者等人專為支持核能建立了Kernvisie基金會,並將核能列為未來十年內石油,天然氣等重要的代替品,為尋找新型能源過渡。

相關新聞
比利時決在二十年內擺脫對核能倚賴
尋找新能源  國際合作新核電廠完成簽署
歐盟宣布新領導層人選 馮德萊恩獲連任提名
奧運前夕 巴黎開通首條「超級地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