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復育虎形坑溪 學童放生原生魚類

人氣: 3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3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曜宇台灣高雄報導)高雄市旗山區的虎形坑溪今年2月被發現,遭到民眾不當放生錦鯉,有害當地生態。在農業局及高雄鳥會的努力下,29日邀請鄰近的溪洲國小學童野放當地的原生物種,以挽救原本的生態環境。


高雄市旗山區的虎形坑溪。(攝影:李曜宇/大紀元)

平時人煙稀少的旗山中寮山,因人為破壞較少,尚保有自然生態,也一直是保育人士的重點觀察區域之一。但今年2月虎形坑溪卻發現遭人野放錦鯉,遭舉報後農業局動物保護處派人著手移除外來魚種,卻也同時捕撈不少當地的魚類物種。

在動保處的的培育下,虎形坑溪的「苦花」、「溪哥」等原生物種又重新復育。29日邀集溪洲國小39名學童一同參與放生,並由高雄野鳥學會及高醫生物醫學系助理教授教導學童們正確的生態及放生知識。

高醫生醫系助教邱郁文指出,生態是一個循環體,從地上的植被到水中的水草、魚類、甚至天空的鳥類,都有相互依存的關係,但只要其中一項環節被破壞,這裡的生態就將遭到浩劫。


高醫生物醫學系助理教授邱郁文,教導學童溪水生態的常識。(攝影:李曜宇/大紀元)

鳥會理事長林世中表示,上次的錦鯉事件讓這裡的物種遭到侵蝕,現在把原生物種放回原生地,以求復育有成,他也希望政府單位能以公權力執行「封溪復魚」,讓魚兒好好長大。


高雄鳥會理事長林世中,告訴學童為何要把魚放回原來的河流。(攝影:李曜宇/大紀元)

而39位小朋友則分批下到溪邊,輪番用水桶小心翼翼地把魚苗放回溪水,興奮的看著小魚游回原來的家。邱郁文表示,人工復育並不容易,無法提供該生態原有的食物,棲地、環境都改變了,物種都有它原來的習性,讓它們回家最好。◇


旗山區溪洲國小學童把當地物種的魚苗流放回溪中,看著魚兒游回原來的家。(攝影:李曜宇/大紀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