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聯合創始人出書揭與蓋茨合作秘文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4月01日訊】微軟公司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Paul Allen)新出版的回憶錄。定於4月17日發售,書名叫做《有想法的人:微軟聯合創始人的回憶錄》(Idea Man: A Memoir by the Co-founder of Microsoft)。週三早些時候《名利場》(Vanity Fair)雜誌的網站刊登了本書的節錄。揭示在微軟公司成立初期,艾倫治療癌症期間,比爾•蓋茨(Bill Gates)曾處心積慮地想從艾倫手中奪取微軟公司的股份。這是書中對蓋茨關鍵描繪的組成部份。

艾倫和蓋茨在小學結下的友誼最終發展成美國商界一個標誌性的合作夥伴關係。這本書用大量篇幅講述了他離開微軟之後的慈善義舉和創業努力。

現年58歲的艾倫離開微軟之後的這些年中,同事們普遍認為他和蓋茨關係不錯。就連艾倫自己都說,兩年前,他因罹患非霍奇金淋巴瘤而接受了化療,康復期間,蓋茨是他「來得最勤的訪客」之一。這都不算,他還說蓋茨「充滿關愛,具備一個好朋友的所有特質」。

在書中,艾倫把自己描繪成是引發微軟許多最重要思想的火花,並在某些情況下刻意淡化蓋茨的作用。貫穿全書的是艾倫表達的一絲苦澀,因為他既沒能因自己在微軟的工作獲得更多的讚揚,也沒能獲得微軟更多的股份。

儘管如此,艾倫還是在書中透露,他離開微軟的主要原因是他對蓋茨的行為越來越不滿意。按照艾倫的描述,蓋茨是一個好鬥的工頭,跟態度溫和的他格格不入。以往那些微軟發展史當中的說法則是,艾倫之所以會在1982年選擇離開公司,是因為他被診斷出了霍奇金氏病,第一次感受到了癌症的威脅。

艾倫說,就在那一年,他無意之中聽到了蓋茨和微軟公司現任CEO斯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之間的一次談話。蓋茨和鮑爾默的談話發生在華盛頓州貝爾維(Bellevue)的微軟公司辦公室,說的是艾倫最近效率很低,他們應該給自己和其他股東派發一些認股權,以便攤薄艾倫所持有的公司股份。這時候,正在被他倆念叨的艾倫衝進房間,跟他倆發生了正面衝突。後來,兩個人都向艾倫道了歉,並且放棄了原來的計劃。

艾倫在書中寫道,「我幫著他們辦起了公司,這時也仍然是公司管理層的一個活躍成員,只不過受了疾病的影響而已。現在倒好,一個是我的合夥人,一個是我的同事,兩個人竟然想合謀把我除掉。沒甚麼好說的,這就是一種唯利是圖的投機行為。」微軟公司的一名發言人說,鮑爾默對此無可奉告。

不過,按照艾倫的說法,蓋茨之前就嚐試過削減他在微軟公司的股權比例,而且取得了成功。艾倫說,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輟了學的兩個人還在新墨西哥州打拼的時候,蓋茨就要求得到合夥公司60%的股份,理由是他在編製軟件的過程中功勞更大。那時候,他們是在為早期的 MITS Altair 8800電腦編製軟件,用的是BASIC編程語言。

艾倫說,他本來以為公司的股份應該一人一半,但還是答應了蓋茨的要求。
艾倫1975年與蓋茨共同創建微軟,微軟名字就出自艾倫之手。兩年後,他和蓋茨同意分別持有微軟36%和64%的股權。艾倫在書中表示,讓蓋茨持股更多是因為他在第一台個人計算機的編程工作中貢獻更大。

按照艾倫的記述,八十年代初,艾倫成功地開發了一款名為SoftCard的微軟產品,於是要求增加自己的持股比例,蓋茨卻拒絕了艾倫的要求。

蓋茨的回答讓艾倫非常失望,因為他上十年級的時候就已經認識了上八年級的蓋茨,他倆當時都在西雅圖一所知名的私立學校就讀。

艾倫寫道,「那一刻,我的心一下子涼透了。我本來以為我倆的夥伴關係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之上,現在卻發現,比爾把他自己的利益看得比甚麼都重要。我的搭檔打算搶奪儘可能多的份額,搶到之後就再也不會放手,這我可接受不了。」

艾倫回憶說,他1983年年初就有了離開微軟的想法。艾倫和蓋茨希望達成協議,蓋茨只同意以每股5美元的價格購買艾倫的股票,但艾倫希望價格為每股10美元,兩人最終沒有達成一致。艾倫1983年離開微軟,但沒有出售自己的股份。艾倫離開了微軟公司,只保留了一個高管職位。

艾倫的決定是明智的,隨著微軟股價不斷上漲,他的財富也水漲船高。福布斯的資料顯示,艾倫身家為130億美元,在富豪榜上排在第57位;蓋茨身家為560億美元。

他早年取得的微軟公司權益不光衍生出了名列世界前茅的一筆巨額財富,還為他此後的一切活動提供了資金,不管是收購幾支職業運動隊,還是成功研發一艘可回收利用的太空船並憑此獲獎。

相關新聞
微軟:抗電腦病毒如抗傳染病
諾基亞執行長賣微軟股買自家股
諾基亞聯合微軟欲自救 股市反跌60億
不只體感遊戲 微軟釋開發工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