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聞】從臨盆到墳墓都被敲竹槓

標籤: ,

【大紀元2011年04月10日訊】忘了從哪一年開始的,每年清明節前後,媒體和網絡到處充斥「死不起」的吶喊。還不光是叫喊「死不起」,在一個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的日子,即便在愛國青年集合的網絡社區,許多人似乎在回顧、總結一生,進行「全面控訴」。生不起、養不起、讀不起、病不起、住不起……總之,生亦難,死亦難,竹槓有力百姓殘。

人生的竹槓從何時敲起?答曰,若不挨計生、准生環節的竹槓,人生的竹槓即從臨盆開始敲起。醫院敲接生的竹槓,幼稚園敲小屁孩竹槓,學校敲學生竹槓……進入社會,即獲得被社會各界敲竹槓的資格,保準各界都會惦記你,不會漏掉你。死的時候,被公墓和殯儀館敲一回——這不是最後一回。

計生多年下來,無後的家庭比例甚大,幾代單傳亦屬不易,而單傳幾輩的後代,將負擔四位以上先人的墓地費,經濟負擔與精神壓力可想而知,叫幾聲痛乃人之常情。由於這壓力確實是規定出來、管理出來的,對感受到壓力的人,也實在沒法指責他們「不顧大局」。

真是一個神奇的地方,這裡許多人生必需物的價格和收入並不掛鉤,似乎諸多重要產業都伴隨社會主體的「買不起」而風風火火。墓地價格上漲的幅度、速度不僅遠超GDP和收入,還超過住房價格,幾十萬元、十幾萬元的墓地已不少見,那種「死了還是人擠人」的「大通鋪」式墓地,而今也屬於高收入家庭才買得起的奢侈物了。

公墓的房東是國家,租客承受不了租金的話,還有幾種辦法可選。一是乾脆應了那句「死無葬身之地」的詛咒;二是讓死人住房子;三是改變傳統,找個省錢且冠以先進名義的歸葬方式。看來,死人住活人房子這辦法可行性較強。那麼而後,不僅活人往高處走,死人也往高處走。而逼得死人往高處走,不能算非人性——活人都遭全方位逼迫,逼一下死人(不過是繼續享受活人待遇)又算得了甚麼?

生盼經適房,死望經適墓,租住在這個國家的人一起對著「房東」喊。其實,這裡是喊聲大、深思少。

俗話說「死了死了,一死百了」,人一死責任、義務就全沒了。死人把責任全甩給了活人,就剩下一個活人對他們人道不人道、文明不文明的問題。可是而今,儘管「死者情緒穩定」,麻煩卻不少,死人不再需要甚麼,但他們還消費,還在做「貢獻」,以至於形成「死不起」問題。怎麼會「死不起」?怎麼可能死不起?這是一個天大的荒唐,證明一種終極野蠻或無比腦殘的存在。

權力對國民規定活法,規定死法。規定的活法,不是你希望的活法,規定的死法,也不是你希望的死法。從生育到死亡,你服從規定,被全程盤剝。權商聯手,沒有甚麼錢不想賺,也沒有甚麼錢不敢賺,而好賺的錢多在人生必經環節中,是故,任何可盤剝之處尤其是業已形成成熟來錢路數的領域,都不會因文明或道義的理由而被放棄。哭喪錢,是一種好賺的錢,雖然不賺這份哭喪錢他們也死不了,但希望獲暴利者具有「不和死人計較」的胸襟,卻很不現實。

給個地方放骨灰,要求不高,花費不大,國民不怕為這花費納稅人的錢。國家要真想解決死不起問題,其實容易的很,所有的難點,就是權力捨得捨不得——拿出一份公益性小錢不成問題,問題是不賺這份哭喪錢感覺太吃虧。

死不起,活不起,原因無非是造了幾座大山而已。只要在人生必經環節和基本需求的領域「去公益化」又保持高賦稅,任何國家都會在實現國庫充盈的同時形成龐大的貪官豪富群,取得「可圈可點」的經濟成就。當然,這算不上甚麼治國本事。

製造壓在國民頭上的大山,理由都是節約資源、提高效能、利國利民乃至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而鐵的事實是,國家一講節約,國民就被迫高消費,買不起。死不起,在沒意識到「死人和活人爭地」的時候不存在這問題;在不強令國民個人節約的地方,也不存在這些問題。

問題多是管出來的,比如我們的「一死兩葬」。燒一次,是國民對國家的臣服;埋一次,土葬是對傳統的傳承。國家和國民間死乞白賴地較勁,合力打造出了不倫不類的「新民俗」,就這,還他媽的「節約」了。

有一種社會保障叫「從搖籃到墳墓」;有一種敲竹槓叫「從臨盆到死後」。前者,尊重活人;後者,也不是蔑視死人。叫喊「死不起」,爭得是「活人權」。

相關新聞
【網聞】:具有中國特色的魔鬼辭典
【網聞】吳思:黑社會與群體性事件
【網聞】萬鬼歡呼的「墓地20年期限」
【網聞】震撼新發現  神秘符號的驚人組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