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福衛 3號 最精準太空溫度計

人氣 5
標籤: , ,

【大紀元4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3日電)國家太空中心表示,福爾摩沙衛星3號發射5週年,屆滿設計壽限,共接收大氣資料256萬筆,電離層資料264萬筆,全球55國使用於氣象預報及學術研究,有「最精準太空溫度計」美名。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國家實驗研究院所屬國家太空中心指出,福衛3號星系是國家太空中心民國80年成立以來完成的第3個衛星計畫,也是台美兩國以政府對政府國際合作方式,所進行的大型衛星合作計畫。

國家太空中心並說,雙方經過近 7年努力,在國家太空中心完成衛星組裝測試後,福衛 3號星系終於在95年 4月15日美國加州范登堡場發射,以一箭六星方式成功發射世界首創微衛星氣象星系;福衛 3號的掩星資料不僅可提供氣象預報運用外,也可應用在氣候變遷、太空天氣預報及地球重力等相關科學研究。

國家太空中心說,福衛3號星系從在太空軌道上運轉5年來,迄今共計接收到大氣資料256萬筆,電離層資料264萬筆,目前全球共55國、1508個註冊使用者從事氣象預報及學術研究,被國際間譽為「最精準的太空溫度計」。

其中,包含美國國家環境預測中心(NCEP)、歐洲中期氣象預測中心(ECMWF)、英國氣象中心(UKMO)、日本氣象中心(JMA)、美國空軍氣象局(AFWA)、加拿大氣象中心(CMC)、法國國家氣象局(FNMS),以及台灣的中央氣象局等單位。

國家太空中心還說,依據文獻分析資料顯示,福衛3號全球掩星資料可提升全球模式預測的準確度約5% 到10%,獲得國際間高度認同。

此外,福衛3號星系的部署,在科學研究上也有許多重大突破,例如在電離層研究方面,科學團隊針對發掘赤道異常、大氣停駐波、夜間中緯度異常、電漿洞、電漿匱乏灣等研究,科學成果豐碩。

另外,對於南極上空平流層溫度垂直結構的連續觀測、全球氣候監測、聖嬰現象颱風路徑預報、電離層對於地震現象測量等,也有許多科研成果。

國家太空中心表示,經操作團隊努力,福衛3號星系每天仍能提供平均約1200筆觀測資料,將持續運作。

相關新聞
福衛2號眼中美麗海島 百張台灣空照圖亮相
福衛二號空拍 台灣美哉
組圖:福衛二號空拍北川山坡崩塌1442公頃
福衛五號傳綁標 太空中心:公告誤導暫停開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