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前孔子像“消失”释放重要政治信号?

人气 117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4月22日讯】(大纪元综合报导)位于天安门广场东北角、国家博物馆前的孔子雕像仅放置100日就告“消失”,被移入国家博物馆内。香港国学家饶宗颐曾为此像题字。内地民众对该像“来去匆匆”颇有微词,有民众批评当局朝令夕改,孔子沦政治工具。

孔子像移入国博 雕塑作者不便回应

据港媒报导,中国国家博物馆北门前原本放置孔子像的地方4月20日被一层蓝色铁板包围,里面只剩一堆碎石和一台切割机。保安禁止人群靠近,有路人和游客向其询问,他都拒绝透露任何消息。

报导称,有工作人员表示,4月20日早晨6时,孔子雕像已经被放置在博物馆内的“雕塑园”,21日将重新对外展示,但现时“雕像园”内暂时仅有一尊孔子雕像,并无其他雕像。

雕塑作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长吴为山表示不方便回应事件,只称“有事找国博”。

一位青年说:“感觉缺了点什么,原来是孔子像被搬离了。”来自保定的游客则表示,隔着窗户发现孔子像被搬到角落里,但“那个位置一般人注意不……. ”。

民众批评沦政治工具

据《北京晚报》称,该雕塑园将陆续安放中华文化名人塑像,第一尊完成的是孔子像。今年1月时,该报曾引述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说:“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的地理位置足以说明它特殊的政治与文化地位”,此处交通便利,与观众更加贴近,是观众认识国博的一个重要窗口,“经过意见征集,最后决定竖立一个雕像,而且是一个孔子雕像”。

有网民批评事件纯属“胡折腾”,吃力不讨好;也有人调侃称孔子“暂住证到期了”;“功高震主,被雪藏”;“原来是人才引进,现在扫地出门”。

有网民:一度被称为天安门文化新地标,中共国博北门前九点五公尺高的孔子像,前天晚间像从“人间蒸发”,国博馆对这个“搬迁”没有解释。……甚至也有人说“毛像逼退了孔夫子,中南海再刮东风”。

孔子突被搬走 释放重要政治信号?

据美国之音报导,天安门广场作为中国首都的政治敏感核心,任何布局上的变动都会引起外界对于政治含义的解读。作家铁流说:“搬到博物馆里面和外面是两回事,在天安门外面是一种形象,搬到屋里面是另外一种东西了。”

深圳文化界人士朱建国说:“孔子的政治含义就是胡锦涛所理想的,既专制,又不过激,又比较温和一点。胡锦涛所阐述的和谐社会,就是强制的和谐——虽然我尽可能避免强制暴力,但还是强迫接受专制。”

文化界人士对孔子雕像被撤走表示惊讶和担忧,认为这可能代表党内路线的左倾。铁流说:“中国有这样一个现象,凡是造反的时候,要打孔子;凡是建国以后就要回到传统,塑孔子。塑孔子说明国家要恢复到一种儒学的正统;现在把孔子搬走说明又要回到原来的革命年代。”

铁流认为,孔子思想代表一种博爱、一种和平,代表人性一种善。如果把孔子像搬走,就说明“中国共产党就不要搞和谐社会、不要搞与人为本了,又要搞阶级斗争了”。

朱建国认为:“孔子像被搬走,这意为着,高层的意识形态的斗争白热化了,激烈了。因为孔子毕竟请进来了,如果没有特别过不去的事情的话,是不会把它马上撤掉的。撤掉就意为着先前的错误,意为着认输、投降了。现在撤掉了,说明高层已经到了摊牌的时候了。”

香港时事评论人何亮亮从另一角度解读说,中国官方或许是看到,只是在天安门广场上设立孔子雕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道德沦丧、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的问题。现在中国官方体系完全都是政治层面的东西,像邓小平的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等。这些理论没有触及到价值观念问题,而这恰恰是中国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面对道德沦丧、金钱至上,官方确实无能为力。


孔子像一夕消失

相关新闻
从中共内斗看中国经济(上)
从中共内斗看中国经济(中)
从中共内斗看中国经济(下)
中文谷歌现敏感信息 网民:或因中共内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