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中共掠奪式開發 非洲熱情轉防備

人氣 57
標籤: ,

【大紀元2011年04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據統計,中國目前是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每年購買了三分之一非洲大陸出產的石油,還投入了大量資金為當地興建學校與醫院。貧困的非洲民眾理應感恩戴德。但最近,當地人對中國人態度丕變,由熱情轉為防備。最新一期《經濟學人》雜誌調侃,非洲人或許會詢問中國人,你們到這裏來是為我們準備午餐呢?還是到此自己大快朵頤?

《經濟學人》報導,來自廣東佛山的朱良秀(音譯)在奈洛比的酒吧酒後感嘆道,三年前,首度來非洲的他滿手訂單,他驚訝於非洲人不僅願意跟他做買賣,也喜歡他的公司。他說:「我曾到過許多大陸,沒有一個地方這麼熱情歡迎。」

三年後,非洲民眾的態度改變了。他的夥伴指責他把他們的衣服扒光。中國製造的產品已成劣等品樣本。人們漸漸非議中國,用政治敏感的「殖民」字眼來形容。孩童、父母常會嘲笑地說,馬路上的狗或許已成中國人的鍋中之物。

從救星到淘金客 國人形象轉差

中國人一度被多數非洲人譽為救星,但現在他們五味雜陳,特別是越小的國家感受越深刻。只怪中國的產品與服務太差勁,中國的營建品質粗製濫造,中國營造商建造的房子有時還會崩塌。

有中國公司建造的一所醫院在安哥拉首都盧安達(Luanda)開張時喧騰一時,但幾個月後牆壁明顯出現裂痕。中國建造一條公路,從尚比亞首都盧薩卡(Lusaka)到奇倫杜(Chirundu),全長130公里(81英里),但卻很快被雨水沖刷掉了。

此外,中國商人蔑視法規,他們在國內如此,到國外還是一樣。中石化(Sinopec)竟在加彭共和國知名的Gabonese國家公園探勘石油,另一家中國國營企業則在蘇丹造成大原油外洩,多到已經形成了許多「石油湖」。辛巴威環境部長說,中國跨國企業的「經商方式很像淘金客」。

勞資關係緊張 治理講色情暴力

在中國企業經營的尚比亞銅礦山裏,工人必須工作兩年以後,才可以獲得安全帽。礦坑地下的通風很差,每天幾乎都有致死的礦難。為了規避檢查,中國經理人賄賂工會的領袖,招待他們到中國的按摩妓院「參觀學習」。不配合的職員被解雇,組裝的工人成群集會就會被暴力驅散。當案子告上法庭時,目擊證人就會被恐嚇。

去年,緊張的勞資關係到達頂點。尚比亞南部城鎮希納宗格韋(Sinazongwe)一名礦工抗議工作環境太差,兩名中國經理人向群眾開槍,至少傷了十多人,有的傷者癒合的皮膚底下現在還卡著子彈。當地的國會議員曼古恩傑說:「民眾像瘋狗一樣憤怒。」

在南非城鎮紐卡斯爾(Newcastle),中國人經營的紡織工廠每個月付給工人200美元,薪水比在中國境內高出很多,但卻低於當低的最低工資。工會試著關閉這家工廠。中國業者忽視工會,假裝不會說英文。

他們辯稱,許多南非公司的薪水也低於最低工資,還說若沒有中國的工廠,紐卡斯爾的失業率害比目前的60%還高很多。工人說,薪資低還不如沒工作。

對中國的三大批評

據統計,中非貿易去年超過1,200億美元。過去兩年來,中國對非洲窮國的援助已超過世界銀行。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估計,2005~2010年間,14%的中國海外投資用於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然而,由於中國工廠過多、競爭過於激烈,近幾年奈及利亞數百家當地紡織工廠已經倒閉,數以千計的工人因而失業,因為他們無法與中國製造的成衣競爭。

當地對中國人的第一個批評是,與中國進行貿易之後,非洲農人叫苦連天,例如在尚比亞首都盧薩卡(Lusaka),索韋托(Soweto)小巷內市場販賣的雞肉價格腰斬,甘藍菜價格暴跌65%。當地的商家將裝滿家禽的鐵絲籠子帶到陳情委員會去抱怨、抗議。

小販木欽度說:「中國人竟敢來擾亂我們的市場。」在坦尚尼亞的商業首都達累斯薩拉姆(Dar es Salaam),中國的商品被禁止在市場上販賣。今年稍早當局表示,我們歡迎中國人以投資者身份來此,但不歡迎他們來當「小販或擦鞋工」。

另一個批評是,中國人帶來了貿易、投資、就業與技術的壞習慣。甚至就非洲的觀點來說,中國的經濟也充滿腐敗。在國際排名上,中國經理人的貪腐名列前茅。他們到海外之後,也把壞習慣帶去,敗壞了地主國善良的治理風俗。世界銀行曾經禁止中國企業競標非洲的標案。

第三個批評是,中國是在掠奪非洲的資源。很明顯,中共想要攫取能源資源,但當前它最關心的是增加全球的供貨。中共國營企業經常在現貨市場上出售原油與鐵礦砂。此外,它不僅只是覬覦非洲的資源。

中國入境10年 勝過歐洲400年

在非洲,與中共曖昧的關係已激起政壇上的漣漪。特別是南非的反對黨,經常發起反中的競選平台。盧安達以南的每一個非洲國家對於中共的「掠奪」都有激烈的辯論,納米比亞(Namibia)激起的反感更是強烈。在該國首都溫特和克(Windhoek)的中國建案工作的工人,據說被「粗魯對待」。在尚比亞,反對黨領袖撒塔的中國懷疑論(Sino-scepticism)已成他的招牌。

批評者宣稱,中共已取得當地天然資源的所有權,僅管服務的合約等條件還維持正常。也有人指控,中共經常夾帶囚犯勞工進入非洲,當地人認為穿著鍋爐工作服的中國工人就是囚犯,他們日夜被脅迫工作。

非洲人說,他們被包圍,因為數以萬計的中國企業家蜂擁至非洲大陸。非洲開發銀行前資深官員姆巴耶(Sanou Mbaye)表示,過去10年來,中國人來非洲的人數,竟然超過歐洲人400年來的總合。中共國營企業率先過來,合約簽妥之後,接著會有更多更多的中國人的到來或是定居。

非洲漸成新興製造基地

中國的礦業與建築業工人看準非洲的商機,更大的自由也是誘因。中共官方調查1,600家企業顯示,把非洲當作工業基地的情況越來越普遍。中國企業投資非洲的金額中,製造業佔22%,已快速逼進礦業的29%。

這個現象也與非洲自身有關,許多國家將工業投資做為與中方進行資源交易的條件。在衣索匹亞,2/3的中國企業是製造業。對中國人來說,他們想在東京蓋摩天大樓,在倫敦經營銀行,在好萊塢當製片商。但在非洲,他們是在競爭性較弱的地區學著走繩索。不久的將來,非洲大陸到處都將充滿中國的自由貿易港,做為非洲進軍全球貿易市場的墊腳石。

為了這個目的,北京當局鼓勵企業在非洲進行各種活動。建築是最受歡迎的,佔中國私人資金投資非洲的3/4。中共商業部說,一年來,中國企業在非洲簽定的基礎建設合約超過500億美元。此外,為了投資非洲的農業,中共已撥出專款50億美元。對此,許多非洲人焦慮地觀望。

或許,中國對非洲最重要的影響是在金融面。中國工商銀行已購入南非標準銀行20%的股權,現在標準銀行已提供人民幣帳戶給來此經商的中國商人。其他的中國銀行也在非洲開設分行,浮濫放款給這裏的中國企業。理論上,非洲人應該可以向這樣的銀行貸款,但這種情況很少發生。

北京當局對此似有警覺,官員承認,這樣對中國形象的傷害遠甚於牛仔企業家。

援助金額不透明 與獨裁者交好

最令人懷疑的是中共給非洲國家補助的形式。多數的貸款與支付都「附帶條件」,亦即收款者必須把項目的合約簽給中國企業。直到近期,日本、西班牙等國家開始效法這種做法。由於缺乏競爭,中國企業建造的道路粗製濫造,興建的醫院造價太貴。債權人與捐款者通常都會設定錯誤的優先順序。

更糟糕的是,中共當局對其資金最不透明,因為援助的金額被歸為國家機密。中國進出口銀行與中國工商銀行的年報中,都沒有揭露相關的數字。剛果共和國直到最後一分鐘才被國際顧問說服,將中國的設備借款由90億美元降為60億美元。

有時,政治還比金融面不透明。多年來,中共與非洲獨裁者關係親密,他們似乎是可以倚靠的夥伴。在公開的場合,中共會「不干涉」其支持的非洲惡劣在位者,並把它當作一個美德。但非洲人越來越來不以為然。

不過,當非洲強人無法維穩時,中國人的處境特別尷尬。2008年,辛巴威的穆加貝(Mugabe)破壞選舉,引爆一場內亂,中國投資者逃跑,繼任的反對派仍然把他們與前獨裁者聯結起來。在蘇丹,因群體滅絕罪被國際法庭通緝的巴希爾(Omar al-Bashir),長久以來都是中共的跟班。今年1月的全民公投之後,該國產油的南方宣布脫離,北京的領導方遲來地試圖與其敵人交好。

飄洋過海來愛妳? 鮭魚唱歌有陷阱

非洲人與中國交手也並非全然失利。的確,專制的盧旺達(Rwanda)政府放任中國的投資者恣意橫行。但安哥拉已變成談判能手,其總統公開告訴中共領導說:「你不是我們唯一的朋友。」有許多巴西人與葡萄牙人出現在該國,該國曾經在煉油廠談判失敗後將一家中共國營石油公司驅逐。一年後,該公司又爬回該國,提供更多的資金。

不過,中共越來越會離間非洲諸國。非洲各國駐北京大使館的協同合作將是有用的第一步。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組織(IMF)都是有價值的顧問。但不論非洲政府如何嘗試,他們都無法配合新設中國企業的龐大數量。現存的法規會保護員工與環境,但執法機構的執行能力卻很薄弱。尚比亞首都盧薩卡監控血汗工廠的檢查員只有一部汽車可用,這部車目前已故障四個月了。這期間,中國工程師早已從地平面蓋好一整片成衣工廠。

西方國家也將密切觀察這些橫跨印度洋的中國海賊船。例如,31歲來自上海的劉丹尼,一年前與一群朋友來到尚比亞,現在他已是一位成功的煤炭交易商兼投資不動產。他說,未來幾年,他們在非洲學習到的經驗,將隨著他們到歐洲及美洲的富裕國家。

相關新聞
劉植榮:非洲32個國家最低收入超中國
非洲海域攻擊事件再現  中國漁船喀麥隆遭劫
中國鉅資投向非洲 資金來源神秘
中國經濟發展導致非洲大猩猩瀕臨滅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