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施顏祥:石化海內外並行投資是趨勢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淑媛台北6日電)經濟部長施顏祥說,國光石化縮小規模在台灣做是最好結果,但石化業異地投資、海內外並行投資是必要趨勢,因為在台灣要找很大的地已很困難,經濟部會在亞洲選擇海外投資地點。

施顏祥坦言,「大陸與中東不會是異地投資的優先選項」,至於東南亞的印尼,他則神秘的笑笑說,「這個我沒有講」,他說,海外生產基地選擇必須要符合3項條件,包括供應安全、生產運輸成本與市場接近度。

不管國光石化會不會在台灣做,經濟部都已針對台灣或海外投資進行評估;同時,由於中油五輕必須在民國104年遷廠,施顏祥說,高雄港也在規劃石化油品儲運中心,假設國光石化投資案無法推動,油品運籌中心興建的儲槽,可以進口海外投資生產再回台的乙烯。

總統馬英九在清明連續假期分別趕往彰化參加反國光餐會,並且親自造訪彰化芳苑濕地,公開宣示會在總統大選前決定國光石化去留。

施顏祥上午召開記者會表示,國光石化案已進入二階環評,經濟部一定會尊重法治,尊重環評結果,這幾天也會把資料補進去,「如果環評沒通過,案子不會執行」,若環評有條件通過,國光石化股東會再評估環評條件是否具經濟性,再決定是否執行。

同時,施顏祥也透露,昨天他親自與國光董事長陳寶郎以及1、2位民股股東交換意見,「他們都認為如果環評有條件通過,要看條件接受度再來綜合判斷」。

不過,施顏祥坦言,「目前國光股東的確有很深的壓力與挫折,因為商機不斷流失,成本也持續增加」,在附加條件增加很多的情況下,民股包括所有股東都假設若環評條件無法接受,會不斷有異地投資的想法。

施顏祥強調,國光石化本來是五輕的替代選項,假設國光石化不做,五輕於104年遷廠,由於五輕供應高雄仁武與大社石化園區原料,如果五輕無法在原地生產,仁武大社將受影響,台灣石化工業會受很大波及,對石化工業的上下游、石化周邊供應有很大衝擊。

其次,施顏祥也強調,國光石化案若不成,對於以中油為主的石化體系是不利發展,台塑與中油良性競爭關係會受到挑戰;但他也說,「假設國光石化環評不過或是條件嚴苛,代表整個社會重視環保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政府必須認真考慮」。

施顏祥強調,經濟部基本任務就是要盡量創造就業機會;提升生活品質,「顧飯碗是當家責任」,經濟部會認真思考做與不做的可能結果,以及可能付出的成本。

他進一步指出,國光石化在台灣縮小規模投資是最好結果,但未來石化海內外並行投資是必然趨勢,至於規模大小,施顏祥認為,要看在台灣投資的量,以台灣投資優先,若台灣投資比重高,海外比重就小,以國內為主、國外為輔,這樣才能維持石化工業供應鏈完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