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戶政百年聯展 秀古早味身分證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9日電)內政部表示,慶祝建國一百年,「戶政奔騰‧地政風華」百年聯展下午登場,現場將展出民國36年發出的第1代國民身分證及戶口名簿,並製成拍照背板,讓民眾合影留念。

內政部長江宜樺希望這次展覽,帶領民眾進入時光之旅,呈現建國百年來戶政、地政業務的沿革及成果。

內政部指出,抗日戰爭期間,政府曾製發國民身分證,各地方政府因辦理選舉,配給實物等工作,也製發公民證、居民證、商民通行證等;民國36年公布「臺灣省各縣市國民身分證發給辦法」,規定全省各縣市現住人口,凡經申請戶籍登記者,均應請領國民身分證,第1代國民身分證才全面統一製發。

當時的身分證,除了個人基本資料外,還有教育程度、職業、公民資格、戶長姓名、役歷等,甚至註記指紋的形狀,「0」代表螺形,「V」代表箕形,可說是無所不包;這次展覽將完整呈現歷次國民身分證,並製作成拍照背板,供現場民眾合影留念。

另1項展出的珍貴史料是戶口名簿,早期戶口名簿不僅作為政府查核人口依據,還是領取物資的證明文件,如食糖及米糧的配售,都以戶口名簿為根據。43年換發的戶口名簿,除個人基本資料外,增加「配給記事」、「住遷註記」、「管區警察所」等欄位,加強戶政機關與警察機關聯繫作業,嚴密戶口管理。

評論